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三个务必”的提出,让人不禁联想到我们党历史上提出的“两个务必”。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响亮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时间上跨越了73年。“两个务必”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胜利后党的建设和国家前途的冷静思考,是对“进京赶考”的积极心态和精神状态;“三个务必”同样也是特定历史节点的产物,是在我们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发出的响亮号召,是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新要求,对我们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显著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在提醒我们: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是我们生态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作为生态环保人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幸福中国。这既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围绕这一初心和使命来开展。我们生态环保人的职责是什么?就是通过我们的一系列工作和奋斗,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无论是环境空气质量,还是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亦或是土壤环境状况以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噪声、固体废物、核与辐射,都与人民群众所期待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都是我们监督管理的重心所在,也是我们紧盯、严防的重点所在,所以,我们生态环保工作者一刻也不能淡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刻也不能放松对污染企业和污染点源的有效监管,一刻也不能止步于当前已取得的那一点成绩。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在警醒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能满足现状、故步自封,要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上永不自满、永不松懈、永不停止,不断接续奋斗、不断攻坚克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还远没有到喘口气、歇歇脚、松松劲的时候,我们还要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与西柏坡时期相比,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务必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中保持足够清醒,始终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定力,以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这样,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是如此。2007年以来,经过连续五次大的环保攻坚战役,吕梁的环境空气质量较2007年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一年上一个台阶,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全省倒数第一跃升到前3名,二氧化硫、PM2.5、氮氧化物下降幅度始终排在全省前列,主要河流地表水质量也较前有了一定幅度的改善。特别是2021年新一届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到任后,认真分析形势,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自加压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不仅使吕梁的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地表水环境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5个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13个达到优良水质,2个为Ⅳ类水质(磁窑河汾阳安固桥断面、文峪河孝义南姚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6.7%,省下达约束性考核指标72.3%,超额完成16.4个百分点。地表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2.59%、14.85%、21.54%,河流综合指数同比下降27.27%,地表水环境质量在全国339个城市中排名同比前移38位,连续三个季度改善幅度全国第一,连续三个季度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
2022年1-10月,吕梁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4.01,同比下降7.8%,全省排名第二,改善幅度全省第一;优良天数261天,同比增加34天,优良率为85.86%,省下达约束性考核指标80.8%,超额完成5.06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1天,同比减少9天。六项污染物浓度指标中,除二氧化氮同比持平外,其它五项污染物全部同比下降,其中PM2.5浓度23微克每立方米,省下达约束性考核指标35微克每立方米,比考核指标低了12微克每立方米,持续保持全省及汾渭平原第一。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将吕梁选定为省内唯一的空气质量改善显著典型地市,10月9日在十年答卷系列报道《天更蓝水更清家园更美》节目中,用时2分47秒进行了长幅报道,这是吕梁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上的第一次。
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取决于吕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取决于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斗,取决于全体吕梁儿女的共同努力。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任务更重,工作更艰苦、更伟大。我们不能因此沾沾自喜,不能因此骄傲自满、喘气松劲、停步歇脚,而是要冷静分析现状、认清环保大势、找准存在短板、制定对策措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发扬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以当下为起点,以未来为目标,对照党中央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以更快的节奏、更硬的手段、更好的办法,向着更高的标准、更远的目标艰苦奋进,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高水平改善作出生态环保人应有的贡献。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在要求我们:在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建设绿色、美丽、幸福吕梁中无私无畏、勇往直前、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法宝。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一片废墟中建立新中国到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从实行改革开放到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形势新任务对斗争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新形势新任务对斗争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接受更加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新形势新任务对斗争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善于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联系到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过无数的艰难曲折,也经历过无数的斗争,才取得今天这样一个成果。回首2007年初,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对吕梁实行“区域限批”后,吕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要取得国家解除对吕梁的区域限批,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整改成效,而我市当时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区域环境质量更差,如何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面前的一大难题。再三思考后,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腾笼换鸟的理念和边整改边发展的智慧,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五大环保攻坚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认可,终于在三个月后得以解除限批,为后续吕梁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大幅跃升创造了条件。这一过程中也是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斗争,既有新旧发展思想的斗争,又有现代企业与传统落后产业的斗争,还有执法工作者与污染企业违法行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我们正是采用了“堵疏结合”的斗争方法才赢得了胜利。在近几年的环保执法工作中,我们也同样经历了与各种大大小小环境违法行为的斗智斗勇,才使得我市的环境质量改善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台阶,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展望未来,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阐述,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我们现在的整体环境形势还不容乐观,各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喝上更清洁的水、吃上更放心安全的食物,享受到更健康放心的公共生态产品,不是喊几句口号敲锣打鼓就能轻轻松松实现的,那要经过我们全国上下、全党上下和全体生态环保人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和卓绝斗争才能得来。只有科学精准制定政策措施、持之以恒抓好政策落实、坚持不懈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敢于亮剑,敢于和善于同各种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斗争,才能不断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新胜利,才能圆满实现“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生态环保各项目标任务,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顺应时代潮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担当环保使命,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加有效的工作措施,在新时代生态环境伟大事业新征程上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作者单位: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