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见证时代,他们在路上记者节特别报道

这两年的“苦”与“甜”

□ 本报记者 高茜

人们常说:“当记者挺好,哪里有热闹你们就去哪里。”想要拟一个华丽的标题,一串可泣的采访史,一段催泪的文字,而提笔许久,竟想不出该选取哪段故事写一写。翻阅相册里的照片,才发现从2021年10月到现在,在记者岗位的这段时间里,没有华丽的转身,没有绚烂的精彩,有的是“踏实”二字,有的是奔走在田间地头里的坚持,有的是不一样的“苦”与“甜”……

这两年有“苦”,苦在其不确定性,苦在一次次临时安排的会议,一场突如其来的调研,苦在可以很容易打乱平时工作和生活上的既定节奏和自我部署,苦在一直存在“知识恐慌”,一直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在遇到采访时捉襟见肘,苦在有时候不知道如何用丰富的知识积累去战胜这种感觉。但这两年有“甜”,当穿行在田间地头里,在大自然里工作时,那一刻是欣喜的,因为可以亲身感受老百姓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红利下露出的幸福笑容。同样,出现在村民的羊圈、牛棚、鸡舍里时,虽然味道有点“独特”,但是老百姓的事业搞得好不好,通过我们的笔尖都能展现出来时,那一刻觉得什么都是值得的,那一刻觉得日子是甜的。

是啊,在庄严的“两会”上,在热闹的“酒博会”上,在市里重点项目启动仪式的现场,在大型活动的舞台边,在清晨鸟鸣的山路上,在深夜职守的帐篷旁……每一次调研、每一次采访、每一篇报道中,多多少少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足迹,也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记者的“甜”。正是这样的热爱与坚守,我也坚信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我还是会带着脚下的泥,在日升月落的每一天分享收获和希望,去感受这个岗位更多的“苦”与“甜”,书写更多动人的新时代吕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