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刊

祝福吕梁明天更好!

——访人民日报社山西分社记者付明丽

图为付明丽。 薛志雄 摄

□ 本报记者 刘华

在来到人民日报山西分社做记者之前,付明丽对吕梁这座城市的了解和印象主要来自导演贾樟柯的一些影视作品。由于贾樟柯的作品更多时候把镜头对准故乡萧条的经济、略显冷漠空洞的底层小人物、以及无聊乏味的乡镇生活,所以在她的印象中,吕梁这座城市好像是灰色的。

来到山西分社的四年时间里,付明丽陆续踏足吕梁的一些地方。也看到了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吕梁,原来吕梁是如此的山河多娇、充满生机。

这次的“行走黄河看吕梁”调研活动,又带给付明丽一些新的惊喜。比如在兴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当她看到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旧址的时候后,突然感觉与兴县产生了一种情感联结。作为一名新闻专业学生,这次谈话是付明丽大学课程中必学的一段新闻史,而此刻站在这里,这种奇妙的情感更是到达了顶峰。

在兴县蔡家会镇狮子洼村,付明丽惊讶的了解到,这个村的晋剧团在养活剧团里所有工作人员的同时,每年还能给村集体创收3万元,对于一个村剧团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

在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付明丽认识了很多村民。他们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没接受过什么教育,却在乡村旅游带动下成为村里的讲解员,通过自己的勤奋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甚至还有一位村民变身成为拥有20多万粉丝的网络博主,向全国各地介绍自己的家乡。

“这些故事各不相同,但是都反映出吕梁儿女勤劳智慧、勇敢坚韧的品格。吕梁这片红色的热土处处迸发着活力。虽然革命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但是‘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正在激励着每位吕梁儿女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也真心的祝福吕梁的明天更加美好。”付明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