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是长久以来约定俗成的集体行为习惯,想了解一个地方的民情民生,当地风俗就是个很好的观察窗口,所谓“察风俗,知得失”。
风俗因人的集体心理而形成,转而影响人的生活。有的风俗有利民生,值得大力推广发扬。有些风俗,却不合时宜、封建落后,给群众带来不便和负担,偏又根深蒂固,靠自身去改变,艰难而漫长。因此,对这些风俗,我们倡导用好的风俗取代它们,是为移风易俗。
农村的移风易俗工作历来难做,方山县积翠乡孔家庄村却做得风生水起,文明向上逐渐成为新风俗的标志,村风村貌令人耳目一新,村民非常满意。2022年,孔家庄村被命名为我市首批“移风易俗示范村”。
他们是怎么做的?
本期刊发的《班子稳带来风俗好》,既是对孔家庄村移风易俗工作的调研报告,也是一篇优秀的新闻采访稿。作者李小明,现任吕梁电视台总编辑,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新闻采访经历的老新闻人。他带着问题,深入孔家庄村,潜心走访调研,深思熟虑,得出了结论:班子稳带来风俗好。
几十年来,在两任村党总支书记高保玉、薛军的带领下,孔家庄村的村委班子一直稳定坚强、民主团结,得到村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这是孔家庄村风俗好的基础和前提。班子稳,班子的凝聚力就强、引领力就强、号召力就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落实得及时顺畅,民心和党心紧紧贴在一起,鱼水之情更为深厚,亲不可分。在这样的班子引领下,移风易俗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它工作更是顺风顺水顺民心。
孔家庄村的经验的确值得其它村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