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新增技能人才1.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92.83%,新增高技能人才1355人,完成全年任务67.75%——

全市人社系统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本报讯 (记者 梁英杰 实习生 崔舒茗) 8月12日,记者从全市人社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认真落实省人社厅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敢作善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人社系统重点结合市委经济工作会20件大事要事涉及人社工作任务,做好养老、殡葬领域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加大技能等级评价取证力度,做到应取尽取,同时要精准统计各行业部门的取证人数,做到应统尽统,提高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例。截至8月5日,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861人,新增技能人才12068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355人。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是就业工作的主要指标,全市人社系统狠抓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联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开展“1131”就业帮扶等专项服务,落实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截至7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63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604人。

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速是市政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全市人社系统积极争取政府主要领导支持,加强和财政、统计部门协调联动,重点抓好带薪年休假补助、2023年年度考核奖、欠发工资及津补贴等事业单位增资福利政策落实。截至6月底,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速2.4%,排名全省第五。

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全面部署2024年公开招聘工作,加速推进招聘工作流程。截至目前,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已发布岗位数2354个,已完成面试的岗位2334个,完成率99.15%,全省位居前列。

推动就业社保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是省政府确定的15项民生实事之一。全市人社系统依托全市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全面建立基层就业社保服务点,开通40项高频次、低风险的就业社保服务事项,提供经办服务,满足群众“就近办”“多点可办”需求。截至8月2日,全市业务办件量达32万件,全省位居前列。

劳动人事争议的调解与仲裁关系到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全市人社系统深化裁审衔接,加强裁诉联动处置,完善法院与仲裁机构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协同增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质效。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队伍建设,提升调解仲裁业务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截至7月底,全市劳动人事调解成功率76.28%和仲裁结案率98.66%均超过省厅要求。

下一步,全市人社系统将持续围绕省人社厅五大类22个指标和市委、市政府今年统筹推进的“20件大事要事”,逐项对标,明确任务,拿出措施,落实到位;紧紧围绕人社领域民生实事和难点问题,针对性施策,力争把短板、弱项做成优势、典型;紧紧围绕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队伍作风和纪律管理,开展警示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