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县域·汾阳

垃圾不落地 乡村焕新颜

杨家庄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本报讯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今年以来,汾阳市杨家庄镇坚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面发力人居环境整治,致力于打造一个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美丽乡镇。通过创新垃圾处理方式,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该镇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风貌焕然一新。

每天早晨7点,一辆播放着宣传音乐的垃圾收集车准时出现在杨家庄镇垣头村的街道上。这辆车装备了四个垃圾桶,并配有喇叭播放提示语,引导沿街住户将装好的垃圾投放到车上。这种垃圾不落地上门收集服务,不仅美化了村内环境,还有效解决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不及时等问题。

杨家庄镇以垣头村为试点,聚焦生活垃圾投放这一小切口,推行了“垃圾分类不落地”制度。这一制度转变了原先村民自主投放生活垃圾的方式,实现了垃圾的集中上门收集。如今,垣头村的街面干净整洁,苍蝇不见了,异味也消除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杨家庄镇按照工作职责,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队伍,并为每个行政村补充了一台垃圾桶收集转运电动车。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保洁员清扫、电动车上门收集、转运至垃圾点、专业公司清收的垃圾清运体系,确保了垃圾不落地、无缝对接、日清日洁的卫生清扫模式。

“我们集中人力物力,全面推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档升级。通过多方联动,实现了全面覆盖,以镇领导、村执行、村民参与、执法队配合的方式,全方位推进工作。同时,我们结合网格化管理,多渠道、多层次利用村庄的液晶屏、大喇叭等实现宣传全覆盖,树立文明新风,让老百姓自觉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杨家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温靖慜说。

(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