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县域·汾阳

峪道河镇

厚养薄葬树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本报讯 “崔吉祥同志一生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离休后依然关心支持村里的发展,帮助乡亲们,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近日,随着汾阳市峪道河镇党委书记李渊鑫的追思致辞,在汾阳市峪道河镇凤凰山村,一场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的变革正悄然兴起。

在农村,婚丧嫁娶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但随着人们的“好面子”,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炫富攀比之风盛行,很多人在传统观念和人情世故的裹挟下“随大流”,费人费时费钱,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还带来了不良社会风气。看到一些豪华丧葬,不少村民感慨“老人在世时勤俭了一辈子,葬礼上却被迫奢侈”。今年以来,峪道河镇积极落实汾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移风易俗的各项决策部署,创新工作,用追思会代替传统的丧葬模式,将丧事简办与礼葬逝者相结合,受到群众的欢迎。

8月11日,享年91岁的凤凰山村老党员崔吉祥同志去世,凤凰山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的王建国同志作为崔吉祥的家人,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与家人进行耐心劝导交流后,决定遵循崔老生前“党员就要率先垂范、婚丧嫁娶一切从简”的遗愿,丧事简办,为老人举办文明追思会,用白花、感问卡、默哀、介绍生平来代替三跪九叩、早晚哭祭、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峪道河镇党委书记李渊鑫带头参加追思会,并为逝者致追思词。整个仪式简单却充满了对逝者的敬重与缅怀,让逝者家属有“面子”又得到了实惠,做到了文明礼葬。

“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并非一蹴而就,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李渊鑫书记说道。大操大办这一陋习长期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怕丢了“面子”,更重要的是怕亏钱,不办就把之前送出去的礼金打了水漂,正因如此,一部分不愿意大操大办的群众也被陈规陋习裹挟得苦不堪言,若想彻底破除长久以来的不良风气,必须“下猛药、治沉疴”。

近年来,为彻底根除大操大办陋习,峪道河镇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出台约束性措施和标准,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把好的规矩“树”起来,把治理标尺“立”起来,要求操办红白事前先进行报备,并对随礼、宴席规模等进行量化,明确红白喜事怎样办,通过教育、规劝、批评、奖惩等方式推动村规民约落地。峪道河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及包片包村干部带头深入包联村参加追思会,推动文明礼葬、丧事简办。

此外,峪道河镇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将其纳入责任制考核,与工资绩效和评优评奖相结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充分挖掘先进经验,将移风易俗纳入评选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的重要指标,大力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氛围,让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父亲这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事业,这样的送行仪式也让他的一生有了圆满的句号。”逝者家属感慨道。祭而丰不如养之厚,“追思会”不仅是凤凰山村推进移风易俗的有力抓手,也为周边各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今后,峪道河镇也将继续大力整治陈规陋习,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推进移风易俗,使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宇文婷 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