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深化职业学校团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闫卫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明确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作为职业学校的党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全会精神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职业学校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将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学校团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深入理解全会精神,引领团工作新航向

首先要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同时,要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团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平台、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全会精神,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让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要注重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宣传工作,成为全会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二、明确工作方向,聚焦主责主业谋发展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政治教育是团工作的生命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学习等形式,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实践平台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是团工作的核心任务。要积极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意志;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积极提供指导和帮助。建立健全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和成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同时,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团工作实效

1、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宽工作渠道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团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体系。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账号,及时发布团工作信息、宣传先进典型;同时,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掌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变化,为团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支持。

2、实施项目化管理,确保工作落实

项目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要将团的工作项目化、具体化、责任化。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时限和责任人,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还要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注重品牌建设,增强组织吸引力

品牌是组织形象的重要标志。要结合学校实际和青年学生特点,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如“青春心向党”主题教育活动、“技能成才”技能大赛等。通过品牌活动的举办和推广,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品牌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团工作的发展。

四、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团工作基础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凝聚力

基层组织是团工作的基石,因此,要不断优化团支部设置,确保其能够更好地覆盖和服务广大团员青年。首先,要完善团支部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其次,要建立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开展团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增强团员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还要加强团支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共同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探索实施“团支部+学生社团”的工作模式,鼓励学生社团在团支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既能丰富团组织的工作形式和内容,又能增强学生社团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如建立团支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团员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数据分析,为精准服务团员青年提供有力支撑。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团干部

干部是团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要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选拔和培养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青年担任团干部职务。要加强干部培训和教育管理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鼓励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探索、敢于担当。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团工作管理

制度是保障团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团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序推进。首先,要完善团的组织工作制度,明确团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分工,规范团员的入团、转团、退团等程序。其次,要建立健全团的活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同时,还要加强团工作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督。

五、注重团工作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

职业学校团工作不仅要立足校园,更要面向社会,将团工作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社会实践也是检验团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反馈和评估,不断改进和优化团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可以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社会实践项目。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同时,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为学生开展讲座、分享经验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引下,职业学校的团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党务工作者,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加强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推动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方山县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