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浅议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技巧

□ 白琳

电视新闻是全媒体时代最重要的板块之一,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使受众可以更直观、更具体的了解到新闻内容。电视新闻的可观看性不仅与记者的采访拍摄和播音员的配音有关,后期编辑工作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首先要舆论导向正确,还需要后期精心的编辑制作,通过后期编辑对声画内容的组合排列,能够使电视新闻形成有逻辑、有思想、有深度,直观生动的声画组合能够给受众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更有利于传播。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要高度重视后期编辑技巧的运用。

市级媒体主题报道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中心任务、重大活动而进行的新闻宣传活动,做好主题宣传报道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这类新闻主题明确、内容详实、画面丰富,稿件篇幅相对较长,能给编辑带来较大的创作空间。除了配合稿件内容编辑画面外,新闻编辑更应该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通过使用丰富多样的编辑方法,为受众带来一个鲜活生动的作品。

1.画面素材的运用

一条新闻是由多个不同的画面排列组合而构成,每个画面又可以根据景别的不同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觉。主题报道的开头一般用大景别的画面来交代新闻发生的地点, 例如“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探访”系列报道中,一般用大全景航拍画面来开头,既能向观众交代新闻发生的地点,又能俯瞰美丽乡村的全貌,为新闻作品增加了美感;特写镜头能够清楚的展现出局部细节,例如乡村中游客品尝到的美食、看到的古村落建筑细节;中近景镜头最有交流感,一般用于人物活动的展示或记者采访。根据稿件内容,选择不同景别的镜头排列组合,才能形成一条生动的新闻作品。

2.同期音的运用

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在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加入就是对新闻真实性的最好佐证。同期声包括记者现场解说、新闻人物访谈、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现场的各种声音。主题报道新闻有时由记者现场出镜来开头或是用于转换场景、地点,记者出镜同期声的加入使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采访同期声也是主题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新闻《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 搭乘“智慧医疗”快车》中,城北社区居民王林英说:“这会社区医生好得多了,每半个月就要打一次电话,询问吃药着吗?最近情况怎么样?前两天我感冒在家,给我倒水、喂药,(让我)赶紧喝了。”这段由被采访者亲身经历并讲述的同期声加入到新闻中后,让这条新闻所宣传的主题思想得到证实,更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现场同期声的环境音加入也能增加新闻的真实感,让新闻作品更加接地气。

3.电视字幕的编辑

电视字幕在主题报道中常用于公告、被采访者同期声字幕、新闻内容要点提示等。在主题报道新闻中,字幕大多用于被采访者的同期声,例如有时被采访者用本地方言接受采访或表述的意思不准确、不完整时,字幕就能使观众直接了当看到被采访者表达的内容。在一些主题报道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数据或者重要观点内容,为了突出这些内容,通常用字幕的方式来完成。例如,政策性的大段文字一般用整屏字幕来呈现,一些数据或内容提炼信息一般则叠加在新闻画面上一起出现。字幕有时也起到对新闻内容的补充说明作用,有时相较于画面内容更能简洁明了的传达信息。

4.动画演示的加入

在专题报道新闻中,也经常会用到动画演示。通过动画演示可以使新闻视频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简明扼要。动画演示有时也可以弥补画面素材的短缺不足,有时政策性的大段内容或是数据较多的段落,常常可以用动画演示的形式来表现,丰富多样的动画演示中融入简洁明了的要点提炼,可以使新闻作品的呈现效果更加丰富多彩、层次分明。

5.背景音乐的配合

背景音乐很多时候在新闻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同的背景音乐搭配不同节奏的画面,所呈现的效果也不用。例如,在秋日景色美轮美奂的画面里,只有画面素材和配音,整个新闻就比较容易“干巴巴”,这时加入一些轻快的音乐,可以使整条作品更加灵动。

6.特技的适当加入

特技的使用对于电视新闻来讲是一种创新,特技的加入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例如在画面场景转换时加入转场特技,既可以很好地衔接画面又可以使新闻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有时画面素材的颜色需要校正,调色特技可以矫正画面颜色,还可以增加画面的亮度等,为画面内容呈现不同的效果。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中后期编辑工作十分重要,通过有效的编辑技巧可以更好地提升电视新闻节目质量,让整个新闻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吕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