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刊

国有企业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创新路径

□ 宁山石

国有企业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群众性的教育与宣传。该工作不仅有助于党员和群众深化对政治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以及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能够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党的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国企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并提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策略与建议,以期推动基层单位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创新与进步。

一、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我国正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思想工作要展现崭新风貌,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在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必要的。党员只有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才能及时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变化、需求和反馈,做出正确反应,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调动起来。另外,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当前的需求。通过创新方法和手段,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层工作是党的执政基础,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

二、国有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传播载体较为落后

一些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对滞后,只注重传统的宣传教育形式,缺乏创新和多样化手段。过分依赖会议、讲座、宣传册等传统形式,忽视了互动性和参与性,难以引起党员对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认识上的转变。另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未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传播载体单一。仍然倚重于传统的宣传栏、纸质材料等方式,导致宣传内容陈旧僵化、针对性不强,未形成与群众互动交流的常态化制度机制。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或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存在较大误区,一是片面地认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抓“三会一课”、讲党课、做学习教育活动,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任务的艰巨。二是部分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根本不知其中真谛。三是创新意识不足,仍有党员在学习期间受传统意识形态影响,在学习方面存在盲点或偏差,不能主动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致使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目标针对性较弱,内容较为单一

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部分党员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无法准确把握工作内容和方向。且工作内容和方法往往比较笼统,没有清晰、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步骤。往往只注重某种特定内容的传达,例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先进典型事迹等,忽视了其他丰富多样的内容。这就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单一化,缺乏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教育。究其根本在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自身角色认识不够深入,对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理解不深刻,对群众需求意识不够明晰,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和目标定位。对于群众需求和问题的把握比较模糊,难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加之缺乏丰富的宣传资料与宣传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很难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限制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政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待加强

基层政工队伍是搞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当前,基层政工队伍存在素质欠高、结构欠合理、观念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基层干部在新形势下做好各项工作,也制约了思想政治建设事业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其一,政工队伍中有的缺乏新时期应有的活力。其二,大多数政工领导往往将视线和精力集中于运营管理、决策执行方面,而忽视思想教育与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三、新时期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创新策略

(一)理念创新是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前提

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信心和信念。在此过程中,要搞清宣传思想工作是什么、作用及怎样做好这项工作等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正确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新时期环境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此,必须对其进行创新与完善。首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理念创新方面,做到“三个突破”:即把认识由片面到全面再向科学迈进;把方法由被动变为主动再转变;把手段由单一变成多元,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大变革,从而使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其次,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最后,树立质量第一、服务大局的经营观,突出服务功能。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宣传教育等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借助新媒体传播载体,运用现代技术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优化整合。以新理念、新手段、新渠道应对复杂局面,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目标创新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简单地说教,也并非仅仅是讲一些道理和原则。它必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厘清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是开展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前提,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明确其实施路径。通过目标创新,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基层群众的需求和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目标。同时,目标创新能促使基层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通过设定新的目标,可以引入更多元化、多层次的内容和活动,丰富基层干部参与主体和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例如:将党建主题宣传纳入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之中,发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作用,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是实现基层思政工作的保障

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实现政治工作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政工干部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群众需求和问题,并有效传达和落实党的指示要求,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注重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把提高政治觉悟作为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基本标准之一。通过对各类党政群骨干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技能,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武装自身头脑。同时也应注意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二,政工干部是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力量。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有助于培养人员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需要,更好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忠实代表的“参谋助手”。在强化政工队伍的道德修养中,还须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廉洁从政为核心的党风思想道德体系,形成牢固的廉政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第三,加强组织管理,确保政工工作者正确行使岗位职责。根据当前政工队伍建设的现状,结合职能特点,建立健全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政工干部发挥作用。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企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创新发展的路径进行改革与探索,进而构建起新型的基层党建文化体系,持续提升其建设水平。通过实施以“党员为核心、群众为主体、学习为载体、民主管理”为主轴的活动模式,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与职工素质提升的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推进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