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稳健发展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的稳定运行及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若欲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长期发展,必须突破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限制,持续创新企业党建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促进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共建,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党建的指导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的,企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扎实实开展党建工作,要遵循我国新时代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循序渐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思想政治建设统领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文化促进国企党建实施
随着企业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企业文化对员工思想的渗透和熏陶作用明显增强。利用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创新、竞争、学习、奉献等精神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更能为企业党建工作增添新活力,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互融共建的作用
(一)营造国有企业良好工作氛围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隐性力量,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层可结合各部门工作特点,刚柔并济实施管理。这样既可以规范职工的行为,也能在企业营造出浓郁文化氛围,对职工思想起到引领作用,有效提升职工职业素养和责任感、归属感。
(二)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二者进行互融共建,可以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一方面,可为企业职工的思政工作提供充足动力,让他们坚定信念,把自身利益同企业利益相互融合,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创新发展中;另一方面,可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及思想政治修养,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新动能。
(三)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党建是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立足的重要因素,国企要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嵌入企业决策中来指导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则要通过构建员工的价值认同感来实现。二者互融共建,可以增强职工对党的先进文化、科学理论的认同,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凝聚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三、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互融共建的路径
(一)以培育国企价值观为核心,加强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核心,它以无形的力量将企业全体职工联系在一起,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推动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互融共建,就必须坚持以培育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凝练和升华企业文化理论体系。一要根据企业所处行业以及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总结和提炼国企核心价值观,形成全员认可的价值理念;二要通过融合企业特色与时代精神,合理有序地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进行衔接,使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具体实施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一致,充分做到思想理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三要坚持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确保企业有科学发展方向;四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促进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以学习型党组织带动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
(二)以人为本,倡导党建与企业文化的民主化建设
“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不断夯实党内民主,在企业内部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机制,发挥领导干部的统筹管理能力,使其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民主决策意识;二是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扩大党外民主,在关乎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上要保障所有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证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确保企业民主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有广大职工参与。
(三)以党组织为依托,加强党建与企业文化的组织化建设
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树形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管理需要我们同时重视企业内部建设和外部建设,提高对国有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途径和渠道,并不断提高企业内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浓厚学习氛围,进而实现国有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四)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
为保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将宣传工作全面落实到位,融入国有企业发展和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促使企业的广大职工群众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全面配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
四、结语
国有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长效机制,并且要注重工作效率的整体提升。因此,国有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目标,及时融合国企发展战略目标,保证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全面坚持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坚定不移树立国企的良好社会形象,不断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三交河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