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刊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创新融合

□ 武源沫

在当前的背景下,党的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国有企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全局性任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必须认识到,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间存在着紧密且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将党的建设工作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党建工作的引领,可以有效地促进安全生产,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行。同时,通过加强党建工作,能够在国有企业内部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良好工作氛围,这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意义

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企业要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及目标,确保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要坚决依靠党的引领。将党的建设工作融入日常生产经营中,以促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水平为目标,精准施策、科学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发挥党建引领和指导作用,针对生产经营中反馈的信息施以企业发展良策,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关键。

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是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做好党的建设工作和生产经营的密切融合,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要从更加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生产经营模式,对党的建设工作模式进行全面创新与优化,以满足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外化于行,在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增强企业内部管控效果,将党的先进思想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有效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有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有偏差,重视程度低

有些国有企业认为党建是党建,生产是生产,完全是两码事,甚至有的企业一贯重生产、轻党建,这种思想要不得。对于两者融合的认识有偏差、不重视,是影响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无法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主要因素。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就会导致两者的协同性较差,弱化了党对企业干部职工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有些企业党建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党建工作的成效无法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管理机制不健全,也是限制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效融合的主要因素,各个部门与人员的岗位职责不够清晰,在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无法在彼此协同配合中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党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不够明确,缺乏详细的责任清单,未能发挥党委的带头引导作用,整体融合度较低,无法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人员素养有待提升

部分企业党建工作队伍专业能力不足,也会对两者的融合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部分党员干部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对新时代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新要求认识不足,对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了解程度不够,导致在实施党建工作时缺乏可靠的依据和支持,限制了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策略

(一)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

我们必须积极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帮助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深刻理解并认识到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与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要强化广大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改革创新实践中去。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我们应当坚持以党的先进思想为指导,确保每一项决策和行动都符合党的方针政策,从而切实提高生产经营的发展水平,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完善组织体系

国有企业应以“大党建”为目标,对当前组织体系进行全面优化,强化对实践工作的有效引导,逐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范围,以促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的密切融合。尤其是在监事会和董事会的组建过程中,应该适当提高党员干部的人数占比,完善人事结构和领导体制,在企业重大决策中避免出现失误。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变压力为动力。

(三)健全管理体系

制度建设构成了实施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与必要前提,因此,我们应当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通过这样的改革,可以显著提高制度的执行效果,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同时,这也有助于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过程中,避免出现衔接混乱的状况,确保两者能够协调一致地推进。此外,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需要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的特点,对各项制度、机制进行深入的优化与调整。这样的调整旨在确保制度更加符合国有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生产经营需求,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加强部门之间协作

国有企业应当将共建机制作为核心,通过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确保制度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从而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党组织需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和动员职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去,不断探索和创新党建活动的形式和渠道。通过这种方式,党组织能够在联动服务中为职工创造一个更加优良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此外,党组织还应当主动深入到生产一线,将党的先进理论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五)创新工作方式

企业应该转变党建工作模式,提高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党组织的综合服务能力。合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可视化地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审视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

(六)加强文化建设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强化对职工的良性引导,国有企业要明确文化建设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增强职工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企业文化当中,渗透在企业的规章制度当中,并与生产实践工作结合在一起,同时将党员干部和基层员工凝聚在一起,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并注重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拓展党建工作新途径,也能为国企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霍州煤电三交河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