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特刊

我是一名护士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的惬意中时,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雷霞,早已换上洁白的护士服,穿梭在病房里,开启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这位在护理岗位上坚守了22年的“白衣战士”,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者的奉献精神。

呼吸科病房里,监护仪的滴答声、患者的喘息声交织成特殊的“生命乐章”。这里收治的多是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雷霞始终秉持“一切服务于病人”的宗旨,用温暖的话语和专业的服务,为患者驱散病痛的阴霾。她常说:“患者来到医院,本就身心俱疲,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次倾听,或许就能给他们带来力量。” 她每天都会耐心解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主动护送危重患者出院或转院,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温暖。

在与死神赛跑的紧急时刻,雷霞更是冲锋在前。一个普通的夜班,一位支气管扩张合并梅毒阳性的患者突发大咯血,陷入昏迷。面对高风险的抢救任务,雷霞没有丝毫退缩,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紧张的救治中。她用毛衣垫在患者身下,迅速调整患者体位,徒手伸进患者口中清除血块,开放静脉通路、机械吸痰、吸氧……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当患者转危为安,她的衣襟上溅满了患者咯出的血液,但她顾不上休息,又默默为患者清理身体、更换衣物床单。正是这份无畏与担当,让她成为患者心中的“生命守护者”。

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的带头人,雷霞以身作则,用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今年大年初一,阖家团圆之时,科室突然接到3名急诊患者的通知。她放下手中的碗筷,火速赶往医院,指挥抢救、协调设备,一直忙碌到深夜十一点。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团队团结一心,每当遇到加班或抢救任务,大家总是主动请缨,毫无怨言。

工作之余,雷霞还是护士们的“知心姐姐”。每到冬季,呼吸科患者爆满,工作强度极大。去年冬天,3位护士的孩子感染支原体肺炎,在人力紧张的情况下,她主动带领同事加班,让她们安心照顾孩子。在排班、绩效考核等方面,她推行人性化管理,给予护士们充分的关怀与激励。正是这份温暖与凝聚力,吸引了4名新入职护士选择这个繁忙却充满爱的科室。

22年的护理生涯,虽然很苦很累,但雷霞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从未改变。她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生命之花,用无私的奉献诠释劳动之美。用坚守与付出,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让生命绽放出最美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