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交城县乡镇党建工作“统起来推、专起来抓、联起来干”

党建“一根针” 串起治理“千条线”

本报讯 (记者 张娟娟) 2024年,交城县被确定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省级试点县后,把规范设置乡镇党建办作为为基层赋能增效的牵引性举措,通过近一年的实体化运行,全县乡镇党建工作“统起来推、专起来抓、联起来干”体制机制逐步形成。

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交城县印发《交城县乡镇党建工作办公室运行规则(试行)》,压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主要职责和岗位分工、工作机制等7个方面21条作出明确,确保党建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该县确定西营镇为试点,先行探路,锚定“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共建共赢”目标,整体承担和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8个领域63项重点任务,继而总结经验不足,推动乡村党建由“粗放碎片”向“精细整体”跨越。举办全县乡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要求深刻领会设置乡镇党建办的重要意义,多思考如何站好乡镇党建办的第一班岗,让基层党建有抓手、有机构、有资源。

集约人、物要素,建队伍强保障促运转。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交城县针对乡镇党建工作点多线长、面宽量大等特点,总体把握、一镇一策,力量倾斜、择优高配,建起“主任—常务及专兼职副主任—专兼职工作人员”三位一体组织架构。8个乡镇党建办共配备工作人员92名,所有乡镇党建办人员纳入县级党务干部、村(社区)“领头雁”等培训“大盘子”,健全工作例会、联动协同、评估问效等5项制度,实施导师帮带制度,实现“带着干—教着干—独立干”的能力跃升,提升工作整体成效。各乡镇整合资源,坚持长效管用,打造独立办公场所,改善提升硬件设施,工作和服务环境全面升级。乡镇党建办发挥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等作用,紧盯重点任务,健全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制度,持续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为222名后备力量选配导师444人,安排140名后备力量在乡村两级岗位实践锻炼,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年度收入增加3.92%,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更加有力有效。

县级指导、乡镇主抓,巩固拓展再提升。县委党建办协同宣传、政法、社会等部门,及时下发任务清单,完善班子成员联系基层机制,县级工作理念、措施直达一线。组织乡镇间交流学习,指导办内工作人员领题攻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针对乡镇党委副书记普遍兼任党建办、党政办主任情况,指导乡镇结合实际调整党政办主任,让乡镇党委副书记抓党建工作“精力充足、成效明显”。县委党建办深入所包联乡镇,列席指导村级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了解乡镇党建办推进重点任务情况,发现问题不足,指导协调解决,确保工作运行规范、落实落细夏家营镇党建办持续抓好党组织主导农业生产托管,大辛村引入创新基地、升级种植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全托管土地3500亩,每亩年产量提升30%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超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