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近日,市人大代表王福玉提出的《关于加强乡镇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不仅是对基层应急救援困境的有力回应,更承载着万千群众对安全防线的深切期盼。
这份承载着对基层群众深切关怀的建议,背后藏着怎样的思考与期待?
在王福玉看来,乡镇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基层最直接的落地考验。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安全生产风险攀升,乡镇作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应急救援任务愈发繁重。然而,当前乡镇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存在明显短板,兼职人员为主的救援队伍结构不稳定、技能不足,装备匮乏,协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应急处置效能。
“看着群众在灾害面前因救援力量薄弱而承受损失,我深感痛心,也更加坚定了提出这份建议的决心。”
王福玉说干就干,在今年召开的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了这份建议,详细分析我市基层应急救援力量现状与问题。他说道:“近年来,我市基层应急救援力量显著增强,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物资配备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如岚县建成多个应急管理机构,组建救援队伍并储备物资。但乡镇层面的问题依然突出,救援力量薄弱、体制机制不完善、保障支撑不足以及群众自救互救水平低等,依然是横亘在基层应急救援道路上的‘拦路虎’。”
针对这些问题,王福玉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构建多元化救援队伍体系,通过组建专职救援队伍、整合社会力量,形成“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完善应急基础设施与装备配置,设立专项资金配备现代化设备,构建物资储备网络;推行实战化应急演练机制,以“双盲演练”检验预案和队伍能力;实施应急知识普及专项行动,通过“敲门行动”等方式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这些建议环环相扣,直指问题核心。
“这些建议的提出,是基于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深入思考。”为了让建议更精准务实,王福玉多次走访各地乡镇,与基层干部、救援人员和群众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困难与需求。同时,参考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力求让建议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该建议已得到市应急局的积极响应,承办单位与王福玉4次电话联系,全力推进建议办理工作。王福玉对此表示欣慰,也充满期待。他说道:“希望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能够切实加强乡镇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为群众筑牢安全防线,让基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更有底气、更有能力守护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