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露天堆放,建筑垃圾粗放填埋,不仅侵占土地,更污染着我们的空气、土壤和水源。”市人大代表那海峰谈及吕梁市的建筑垃圾与大宗固废治理现状时,神情中满是忧虑,他告诉记者:“这些看似无用的‘废物’,其实蕴含着巨大的资源潜力,只要合理利用,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基于此,那海峰在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垃圾与大宗固废综合治理与有效利用的建议》,为破解固废治理难题发声。
吕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工业固废问题尤为突出,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废不仅成为环境改善的“绊脚石”,也制约着城市的绿色发展。那海峰深入调研后发现,政策落实不到位是首要难题。尽管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问题难以落实到位。同时,再生产品推广力度不足,缺少政府引导性政策支持,即便再生产品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优势显著,却依旧难以打开市场局面。
为此,那海峰建议市政府细化政策措施,明确责任,从源头上杜绝固废随意排放,并促进固废排放企业与处理企业强强联合,提高固废再生利用率;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加大再生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将符合标准的再生产品列入绿色建材目录,在市政工程及民用工程中优先使用再生产品;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和金融帮扶力度,缓解企业发展压力;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积极开展“无废城市”试点申报工作。
那海峰的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今年重点督办建议,得到了承办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高度重视及回应。在强化规划引领与政策引导方面,市政府先后印发多项方案与措施,将固体废物利用列入重点推进工作,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推动落实。在深化协同治理上,建立考核机制,依法监督管理,加强宣传推广,多管齐下促进固废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绿色化、规模化发展。同时,针对煤矸石治理,出台行动计划,支持项目建设,鼓励产学研合作,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推动高值化利用循环产业园发展。
“固废治理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那海峰表示,看到提出的建议有了回应和切实行动,对我市固废综合治理与有效利用充满信心。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市早日实现固废的高效利用,让这些曾经的“废弃物”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