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青年员工作为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煤炭企业这一特定领域,面临着能源结构调整、绿色转型等诸多挑战,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显得尤为关键。深入探究煤炭企业青年员工思政教育的需求特征,并制定精准化对策,不仅是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促进员工个人成长的必要手段,更是推动煤炭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煤炭企业青年员工思政教育需求特征
在信息时代多元文化冲击下,煤炭企业青年员工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特征,既追求个人职业发展与生活品质,渴望工作成就感与社会认可,又易受外界干扰,部分员工在职业选择中过度关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现实因素,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而忽视企业长期发展。
新时代青年员工自我意识与创新精神突出,善于独立思考且敢于表达见解,倾向于在工作中发挥个人才能、追求自主决策空间,偏好参与式、互动式工作模式;但部分员工存在个人利益优先倾向,团队协作意识薄弱,影响工作协同效率。
受煤炭行业工作环境艰苦、内容相对单一等特性影响,青年员工易陷入职业发展迷茫,虽具备专业知识却缺乏清晰晋升路径与系统培训,难以实现校园到职场的实践转化,加之行业转型带来的技能更新压力,进一步加剧了职业方向的困惑感。
面对数字化时代信息接收习惯的转变,青年员工对传统理论灌输式思政教育接受度较低,更期待结合行业实际案例的互动式、体验式教育形式,希望通过新媒体平台、实地参观、主题研讨等多元化方式,获取解决职业发展、心理调适等现实问题的实用方案,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二、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政教育精准化对策
(一)个性化教育,满足多元需求
开展需求调研:煤炭企业应定期开展青年员工思政教育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线上交流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职业发展需求以及对思政教育的期望。在问卷设计中,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工作情况、对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偏好、当前面临的困惑等多方面问题,确保能够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员工进行分层抽样调查,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各类群体的需求差异。
制定个性化方案:根据调研结果,为青年员工制定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方案。对于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创新意识强的青年员工,可以组织创新创意竞赛、青年创客论坛等活动,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发挥创新精神,并在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职业发展迷茫的青年员工,为其提供一对一的职业规划指导,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岗位需求,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安排相关的培训课程和实践项目,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丰富教育内容,贴近工作生活
融入行业与企业实际:将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政策法规、安全生产案例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在讲解思想政治理论时,结合企业在绿色转型、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引导青年员工树立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深入探讨背后的思想麻痹、责任缺失等问题,强化青年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同时,大力宣传企业的先进模范事迹,激励青年员工向榜样学习,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注员工现实问题:增加与青年员工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如职业发展规划、心理健康辅导等。邀请专业人士举办职业发展讲座,为青年员工提供职业晋升路径、技能提升方法等方面的建议;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帮助青年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应对焦虑情绪。
(三)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吸引力
利用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企业 App、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工具,打造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平台。定期发布思政教育文章、短视频、音频等内容,形式上可以采用动漫、Vlog、微电影等青年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思政微课堂,邀请专家学者或思政工作者进行线上授课,通过留言互动、在线答疑等方式增强与青年员工的互动性;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一系列思政教育短视频,如讲述红色故事、解读政策法规、宣传企业先进事迹等,以短小精悍、富有创意的内容吸引青年员工的关注和分享。
开展体验式教育:组织青年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思政教育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等,让青年员工在实地参观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企业的发展历程,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开展思政主题的拓展训练、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如模拟安全生产事故场景,让青年员工在实践中强化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组织青年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走进社区开展环保宣传、关爱孤寡老人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这些体验式教育活动,让青年员工在亲身参与中深化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建立沟通反馈机制,持续优化教育
搭建沟通平台:建立多渠道的沟通平台,方便青年员工与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在企业内部设立意见箱,鼓励青年员工提出对思政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开设线上交流群组,让青年员工能够随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思政教育工作者及时进行回复和引导;定期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邀请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员工代表参加,面对面地听取他们对思政教育的看法和需求,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及时调整优化:根据青年员工的反馈意见,及时对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调整优化。如果青年员工反映线上课程的互动性不足,那么可以增加在线讨论、在线测试等互动环节;如果青年员工对某一主题的思政教育内容感兴趣,那么可以进一步丰富该主题的教学资源,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通过持续的沟通反馈和优化调整,使思政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青年员工的需求,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在煤炭企业面临深刻变革的当下,精准把握青年员工思政教育需求特征并实施精准化对策意义重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更能推动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集团正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