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一张网”兜“百家事”

□ 本报记者 王洋

社会治理的根基在基层,平安建设的重心在一线。汾阳市西河街道创新构建“一张网兜百家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强阵地、聚合力、优服务,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奋力绘就平安西河新画卷。

筑牢阵地根基,打造综合服务“主阵地”。该街道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建设,秉持“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服务理念,打造出3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综治中心。中心内,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整合信访、民政、司法、就业等多个便民服务窗口,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此外,矛盾纠纷化解室、调度指挥室、心理咨询服务室等功能区域科学布局,构建起集便民服务、矛盾调处、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治理平台,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动能。

凝聚多元力量,构建矛盾化解“共同体”。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西河街道综治中心创新建立“常驻+轮驻+随驻”多维联动机制,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等专业力量,常态化开展纠纷调处、信访接待等工作。同时,搭建矛盾纠纷全流程管理体系,借助网格排查、警情分析等多渠道数据共享,实现矛盾隐患精准识别与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三官四会”法治服务队、“老书记”调解团等社会力量作用,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切实将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

践行“五心”服务,架起民生保障“连心桥”。西河街道积极推行“五心服务”工作机制,将群众需求作为服务导向。工作人员在接待调解中,坚持“耐心倾听”群众诉求,以“公心说理”确保公平公正,通过“交心沟通”促进双方互谅互让,秉持“诚心化解”推动矛盾实质解决,做好“尽心回访”防止问题反弹。通过这一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的跨越,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显温度。

如今,汾阳市西河街道综治中心通过整合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等资源,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该街道将持续优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流程,全力打造具有西河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为建设平安汾阳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