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大局的稳定。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是其独特优势的根本所在。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充分发挥其引领保障作用,才能为国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确保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行稳致远。
一、党建引领:铸就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一)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国企使命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进步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载体,其性质和目标天然契合这一理论。党的先进理论为国企在全球化浪潮和市场变革中指明了航向,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质。例如,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指导改革实践,推动国企不断优化治理结构、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效率效益,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政治属性: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鲜明标识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和政治依靠。历史一再证明,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国企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立下了汗马功劳。进入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国企始终听党指挥、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无论是服务乡村振兴、区域协调,还是引领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国企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将自身优势转化为服务大局的行动力,在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实现跨越发展。
(三)时代召唤:党建为国企应对变局提供战略指引
面对世界格局深刻演变和国内转型的多重挑战,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呼唤清晰的战略定力。强而有力的党建工作,能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引导国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业绩观。在谋划未来发展时,推动企业摒弃片面追求规模和短期效益的路径依赖,更加自觉地把重点转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来,确保发展方向符合新发展理念,为长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实践路径:推动党建与国企发展深度融合
(一)思想铸魂:以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堤坝
思想建设管根本、管长远。国企必须把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善于运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把握核心精髓。关键在于推动学习成果转化,引导大家运用党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判行业趋势,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把思想伟力真正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落实的本领。
(二)组织赋能:把党的领导优势融入治理体系
优化组织设置,关键在于适应企业业态发展,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经营链条上的全覆盖、无死角。要深度推进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的有机统一,清晰界定党组织在公司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功能定位和实现方式。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成功机制,确保党组织意图依法依规地转化为公司治理主体的决策行动。这样做的目标,是形成权责清晰、衔接顺畅、协同高效的治理架构,让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效能相得益彰。
(三)队伍强基:锻造担当作为的高素质人才铁军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党建工作要深度融入选人用人育人的全过程。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突出实践导向,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体系,大胆提拔政治强、懂经营、敢负责的复合型人才到关键岗位。强化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搭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平台,通过项目攻关、基层历练等实践平台摔打锤炼人才。建立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体现能力和业绩的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制度,切实激发各层级人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后盾。
(四)作风护航: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业生态
作风是形象,更是战斗力。要持续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精准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深化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关键在于构建严密的监督体系,整合党内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类渠道力量,聚焦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决策环节,强化全过程监督执纪,以清朗的干事创业环境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五)文化聚力:构筑价值引领的精神家园
企业文化是凝聚人心的软实力。国企应着力打造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要弘扬主旋律,传承红色基因,将党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内核,培育践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精神。通过精心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志愿服务、主题宣传等载体,寓教于乐,丰富职工精神世界,增强身份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营造团结奋进、实干担当的内部氛围,将文化软实力有效转化为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三、强化保障:构建党建引领的制度化支撑
(一)拧紧责任链条
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党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细化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岗到人。关键是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党建工作成效作为干部评价使用、奖惩激励的重要依据,促使各级责任人真正把担子扛起来、把工作落下去,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二)健全制度体系
立足企业实际,建立健全涵盖党的组织生活、议事决策、党员教育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规范。不仅要立好规矩,更要狠抓执行,定期开展制度落实督查,及时纠偏补齐短板。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要紧密跟踪改革发展实践和党建新要求,不断优化完善现有制度,确保其针对性、操作性持续增强。
(三)优化考评机制
建立与企业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指标要兼顾基础工作和功能作用,既要看党组织是否健全、活动是否规范,更要看是否推动解决了生产经营难题、是否提升了核心竞争力、是否有效防控了重大风险。通过科学的考评,准确衡量成效,深刻反思不足,动态调整优化工作部署,确保党建工作持续赋能企业中心任务。
四、结语
奋进新征程,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通过思想强基、组织固本、队伍赋能、作风塑形、文化铸魂,并配以有力的制度保障,国有企业必将能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贡献更加磅礴的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