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汾阳市杨家庄聚焦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

让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有位有为

本报讯 (记者 阮兴时)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以来,汾阳市杨家庄镇党委聚焦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靶向赋能提能力、建强制度强规范、明晰权责聚合力、实绩考核激活力,打出一套队伍建设“组合拳”,让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既“想干事”又“会干事”,既“有担当”又“有作为”。

靶向培训“砺翅”,锻造实干本领。“以前总觉得发展产业没思路,这次‘田间课堂’上,农技专家手把手教我们技术,还算了笔产销账,心里一下子亮堂了!”刚参加完培训的村干部们深有感触。杨家庄镇将教育培训作为干部成长的“必修课”,构建起全方位、常态化的能力提升体系。培训课程设置紧扣乡村振兴核心任务,党章党纪、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实用内容按需“配菜”;培训方式融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创新采用“田间课堂+党校集训+线上学习”模式——田间地头学技术、党校课堂悟理论、手机终端补知识,既实现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全员覆盖,又精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

制度修订筑根基,规范治理强定力。“现在村干部坐班值班有准点,办事流程贴在墙上,咱老百姓找干部办事心里有数了!”村民口中的变化,源于杨家庄镇对制度规范的持续发力。该镇细化日常工作准则,修订完善坐班值班、请销假等制度,公开办事流程和联系方式,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建立“镇领导包村+支部书记谈心”机制,镇干部每月深入包联村与村干部面对面交流,村党支部书记定期与班子成员“拉家常”,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谈心谈话60余次,对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有效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隐患”。

清单明责“定向”,凝聚攻坚合力。“以前干工作像‘打乱仗’,现在有了职责清单,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清清楚楚!”杨家庄镇通过清单化管理破解村级事务“权责不清、推诿扯皮”难题:制定《村干部职责清单》,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对村级事务按复杂性、重要性、耗时量评估赋分,将农村党建、乡村振兴等列为高分值重点任务,再结合村“两委”成员的特长、经验精准匹配,确保人岗相适、担子均担。清单实施后,村级事务办结效率提升30%以上,班子凝聚力显著增强。

实绩考核“振翅”,激发干事活力。“考核结果直接和绩效、评优挂钩,干得好的受表彰,干得差的被函询,谁也不敢懈怠了!”这是杨家庄镇干部对考核机制的直观感受。该镇建立“考准实绩、奖惩分明”的评价体系,实行“双维度考核”:乡镇层面聚焦政策落实、项目推进等“硬指标”,村级层面通过主干评价、群众打分等体现“软实力”。考核结果与绩效报酬、评优评先直接挂钩——今年已有2名实绩突出的干部被优先推荐获得县级表彰,4名履职不力的干部被函询提醒。“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的鲜明导向,让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