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探析

□ 党鹏飞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生等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山焦华晋公司纪委在上级党委和纪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全面从严治党有助于确保国有企业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决策部署,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以及诸多风险挑战。全面从严治党能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权力运行,防范经营风险和廉洁风险,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国有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稳健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山焦华晋公司纪委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成果

1、监督体系的持续优化

山焦华晋公司纪委整合各类监督资源,构建了包括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风控监督等在内的“四位一体”监督体系。通过明确各部门的监督职责和工作流程,实现了监督工作的协同联动,形成了监督合力,有效避免了监督空白和重复监督的问题。例如,在重大工程项目中,以“新焦煤大监督体系”为抓手,纪委协调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决策、招投标、施工管理、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项目的廉洁高效推进。

2、正风肃纪的显著成效

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针对干部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严肃查处下井代打卡、值班饮酒等违规行为,并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形成了有力震慑。同时,加强对干部的廉洁教育和日常监督,引导干部自觉遵守纪律规矩,树立良好的作风形象。严格问题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工作,对各类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帮助干部及时纠正错误,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3、廉洁教育的深入推进

积极建设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整合各类廉洁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廉洁主题展览、警示教育活动等形式,为党员干部提供生动直观的廉洁教育场所。同时,利用企业内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廉洁文化专栏,定期推送廉洁文化知识、典型案例等内容,营造了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聆听廉政专题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洁书画展等活动,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此外,还通过举办廉洁知识竞赛、微视频展播、征文比赛等形式,激发党员干部参与廉洁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了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三、完善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策略建议

1.强化政治引领,压实职责责任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压实责任链条:持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及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内容和工作要求,将责任细化分解到人。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定期开展述责述廉、政治画像、党建考核等方式,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2.深化监督体系变革,提升监督效能

依托“新焦煤大监督体系”,进一步整合各类监督资源,完善监督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加强党内监督与行政监督、风控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全方位监督网格。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监督工作,建立监督信息平台,加强对企业资金流向、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公务用车等重点领域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找准党建工作与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结合点,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尤其是纪检干部,加大专业培训力度,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4、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

针对企业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堵塞管理漏洞,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流程执行、权力运行、风险管控等关键环节,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四、结论

全面从严治党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山焦华晋公司纪委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深化监督体系变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制度体系等举措,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健全完善,为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国有企业应持续探索创新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