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安全知识、法律知识、清廉知识样样不少

方山“候鸟课堂”真精彩

□ 本报记者 李亚芝

20场普法宣讲在这里接力上演,队员们化身“故事大王”,把“消费者被忽悠怎么办”“身份证照片不能乱发”“自己画的画受保护”这些知识藏进一个个接地气的案例里;

300多个印着法律小知识的宣传袋被居民们揣进怀里;

1000多张宣传单在街头巷尾传递,就像一颗颗法治的种子,悄悄落在大家心里,慢慢生根;

…………

6月30日至7月5日,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实践队的足迹,穿越在方山县的各个角落:职业中学的教室里、积翠社区的凉亭下、武当社区的活动中心、商贸社区的广场上,还有峪口镇张家塔村的农家院落、盛祥安居小区的便民服务点,他们给留守的孩子们带来了“安全小课堂”“普法小课堂”,还变着法子教大家说普通话。知识竞答时,小手举得像小树林;绕口令比拼里,笑声震得窗户都嗡嗡响。课后,《红星闪闪》的旋律一响起,孩子们就拉着实践队队员的手排起队,《安全小童谣》的手势操一教,小脸上立刻绽开认真的模样。“身体隐私要保护,别人碰了大声说不!” 孩子们边唱边跳,清脆的童声里,藏着悄悄学会的自我保护本领,也藏着对祖国的满满热爱。队员们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觉得再累也值。

于成龙廉政文化园的青砖灰瓦间,藏着一堂特殊的党课。队员们怀着敬意走过一个个展厅,看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文物,听讲解员细说“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故事:他如何穿着补丁衣服办公,如何拒绝百姓送来的一粒米,如何为了百姓的事跑断腿……“清、慎、勤”这三个字,还有那“六廉”精神,像一股清风,轻轻吹进每个年轻人的心里。这堂行走的廉政课,帮他们系紧了将来做法律人的“第一粒扣子”。

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声音传递力量,用陪伴守护成长。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穆文茹动情地说:“看着法治精神顺着我们的脚步钻进田间地头,人文关怀伴着课堂的歌声落在孩子们心上,就知道这趟来值了。这些年轻身影在基层播下的种子,终将为法治中国的成长,注入最鲜活的青春脉动与力量。”

方山县的校地联动故事还在继续。方山团县委的负责人说:“我们将持续为高校学子搭建服务社会、锤炼本领的广阔舞台,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努力打造校地协同育人、服务地方发展的特色品牌,让青春的力量在奉献中绽放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