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涛)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后,市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职能定位,聚焦职工生育现实关切,在权益维护与关爱服务两端精准发力,切实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为我市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注入工会动能。
筑牢权益屏障,撑起女职工“保护伞”。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认真履行维权职责,切实提升维权实效。围绕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建设生育友好工作环境等内容,市总工会向全市用人单位发出维护女职工权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强力推动女性平等就业权与生育友好工作环境建设。依托“三八”“五一”等节点,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与法律咨询,织密女职工权益防护网。将“五期”劳动保护、生育待遇等核心条款纳入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范本,全市已签订此类合同410份,以法律契约守护“她”权益。
深化关爱服务,提升生育“温暖度”。针对育儿现实痛点,市总工会持续推进“妈咪小屋”阵地建设。目前全市建成123家标准化小屋,覆盖学校、企业、医院、车站等多类场所。针对部分“妈咪小屋”设施老化、妇婴用品配备不全问题,2024年,市总工会投入36.9万元专项补助,为每家小屋注入3000元年度运行经费补助,确保母婴服务阵地建得好、更用得好。在解决单身职工交友问题方面,市总工会也是“操碎了心”。积极开展职工婚恋交友和心理健康服务,组织“会聚良缘”职工联谊交友活动,引导单身职工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婚恋观;举办移风易俗为主题的职工集体婚礼活动,推动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导向。婚恋问题积极解决,托育难题同步破局。市总工会带头示范,带动引领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开展托管托育服务,今年先后投入资金65万余元,分别于1月、7月开展了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假期托管服务,托管职工子女742名,其中寒假337名,暑假405名,3岁以下幼儿81名,让职工安心工作,孩子健康成长。“六一”慰问新业态职工子女、暑期百名职工子女赴北京、太原参加夏令营,持续传递工会温暖。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梁晓霞表示,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将持续聚焦生育支持痛点,在权益维护上“加力度”,在服务供给上“增温度”,为我市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贡献坚实的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