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刊

白龙

用滚烫里程“编织”城市烟火

□ 本报记者 刘沛林

时值正午,热浪翻腾。离石区外卖配送员白龙将电动车停在街角稀疏的树荫下,拧开矿泉水瓶小口喝着。汗水沿着晒得黝黑的额角不断滑落,在他深色的制服上洇开一片片水痕。“这天气,送外卖真跟进了蒸笼没什么两样。”他轻声低语,头盔下湿透的发梢紧贴着皮肤。刚过而立之年的白龙,主业在工厂上夜班,兼职送外卖已一年多时间——这份辛苦,只为多攒点钱,给家人生活多添一份安稳。

清晨7点,城市刚苏醒,白龙已取到第一单:一份热腾腾的早餐粥。制服后背微湿,他笑着说:“高温天单子多,我得赶紧送完,晚上还要上工。”正午的阳光烤得电动车座垫发烫。行至一栋普通公寓,电梯拥挤,白龙提着餐盒快步上到5楼。“老顾客了,”他喘着气解释,“这里住着个上班族,工作忙常点外卖,怕饭菜凉了,我总优先送。”送达后,顾客开门接过餐盒,简单道谢:“辛苦啦!”白龙点头回应,转身又奔向下一单。

工作间隙,白龙只能坐在路边台阶上短暂休息。有次送餐途中热得头晕,他蹲在阴凉处缓了差不多十分钟。“没事,攒钱给娃买奶粉呢,”他对妻子憨笑着解释,“上周送奶茶,盖子松了洒出点,顾客没抱怨,只说下次注意。”这些小事,成了他在高温下辛勤劳作的慰籍。在养家糊口的压力下,他默默承受着双重劳累:白天送外卖,夜晚工厂上班,睡眠常被压缩到四五个小时。

晚上8点,白龙送完今天最后一单外卖,他掏出手机按下语音键,声音沙哑却透着暖意:“媳妇儿,外卖跑完了,我在外面吃口饭就去厂里上夜班啦,你早点休息,晚上别等我了。” 电动车驶过霓虹街道,后视镜里映着一张疲倦却坚定的脸。

在这个被热浪包裹的夏天,“白龙”们用汗水书写着城市的日常。每一份外卖准时抵达的背后,是反复湿透的衣衫,是晒脱皮的胳膊,是树荫下的短暂喘息。他们如同一道道坚韧的剪影,穿梭于滚烫的柏油路,将温暖送进万家灯火,在炎炎烈日中,默默“编织”出城市最真实、最动人的烟火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