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广告

坚持系统观念 构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 郭春云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企的“传家宝”和“生命线”,在凝聚职工共识、引领企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职工思想的多元性、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碎片化、分散化的思政工作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唯有以系统观念为引领,构建全域覆盖、协同联动、闭环运行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才能推动思政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为国企履行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坚持系统观念,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

从国有企业属性来看,其兼具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既要承担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民生的经济责任,也要履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政治责任。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连接“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的纽带,需要通过系统观念实现“双向贯通”—既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头脑,确保国企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又要将思想引领融入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全过程,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

从现实困境来看,当前部分国企思政工作存在“三重三轻”问题:重形式轻实效,满足于开会传达,缺乏对职工思想动态的精准把握;重局部轻整体,党工团等部门各自为战,思政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重当下轻长效,应对短期思想问题多,缺乏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系统观念的核心在于“统筹兼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完善机制,能够有效破解“碎片化”困境,推动思政工作从“单点发力”向“系统发力”转变。

从时代要求来看,数字化浪潮下,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思想观念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特征;同时,国企面临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风险防控等多重任务,职工思想难免出现困惑与焦虑。系统观念能够帮助思政工作打破“时空界限”,构建线上线下联动、事前事中事后衔接的工作格局,既回应职工即时性思想需求,又解决企业发展深层次思想问题,实现“思想引领”与“价值创造”同频共振。​

二、构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核心维度​

(一)价值引领维度:筑牢思想根基,凝聚精神共识​

价值引领是思政工作的核心任务,需以“凝心铸魂”为目标,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理论武装体系。一方面,要强化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厚植文化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文化阵地、典型宣传,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价值认同,增强其归属感与使命感。​

(二)组织协同维度:整合工作力量,形成联动合力​

思政工作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需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职工广泛参与”的组织协同体系。从纵向看,要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形成责任链条,避免责任“悬空”;从横向看,要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党委宣传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三)机制保障维度:完善制度流程,实现闭环管理​

机制是体系运行的“压舱石”,需通过“责任、考核”机制,确保思政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在责任机制上,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级组织、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与工作任务,将“软任务”转化为“硬指标”;在考核机制上,将思政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

(四)能力提升维度:锤炼专业队伍,创新工作方法​

思政工作者的能力素质直接决定体系运行效果,需以“专业化、创新化”为导向,构建能力提升体系。一方面,要强化政治能力,通过专题培训、轮岗锻炼、挂职交流等方式,提升思政工作者的政治判断力,确保其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另一方面,要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思政工作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职工思想动态,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与感染力。​

三、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落地的实施路径​

(一)锚定目标方向,统筹规划推进​

顶层设计是体系落地的“总蓝图”,需坚持党委牵头、系统谋划,确保体系建设有方向、有步骤、有保障。一方面,要结合国企发展战略,明确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避免“盲目推进”;另一方面,要建立“党委定期研究思政工作”机制,分析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确保体系建设始终与国企改革发展、职工思想动态同频共振。

(二)打破“两张皮”,实现“一体化”​

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是国企思政工作的突出难题,需通过“融合思维”,推动思政工作融入企业发展各环节,实现“思想引领”与“价值创造”的有机统一。在决策环节,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确保决策符合职工意愿;在考核环节,将“思政工作成效”纳入考核,推动思政工作从“软任务”向“硬支撑”转变。

(三)适应变化需求,保持体系活力​

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动态调整”,需建立 “评估-反馈-优化” 的闭环机制,确保体系始终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一方面,要定期开展体系运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从“职工满意度、思想引领效果、对经营的支撑作用”三个维度,评估体系运行成效,找出短板弱项;另一方面,要建立“快速反馈”机制,设立“思政工作意见箱”,及时收集职工对体系的意见建议,确保体系始终贴合职工需求、适应企业发展。​

(四)建强队伍阵地,筑牢工作根基​

基础支撑是体系落地的“压舱石”,需从队伍、文化等方面入手,为体系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在队伍建设上,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导师带徒” 模式,培养一批专职思政工作者队伍;在文化支撑上,挖掘国企红色资源,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让职工在文化熏陶中强化思想认同,为体系运行注入精神动力。

四、结语​

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新时代国企加强党的领导、履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创新。这一体系不是“静态框架”,而是“动态系统”,需要以“整体性”统筹资源,以“关联性”打破壁垒,以“动态性”适应变化,以“实效性”检验成效。唯有如此,才能让思政工作真正成为国企的“生命线”与“动力源”。

(作者单位:霍州煤电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