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我市首例房颤脉冲 电场消融术成功实施

本报讯 (记者 张娟娟) 近日,吕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完成全市首例心房颤动(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PFA)。这一高难度手术的顺利开展,不仅标志着该院在房颤微创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更填补了我市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此次接受治疗的是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因长期反复心悸、气短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专程前往吕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经全面系统检查,患者被确诊为“房颤合并心力衰竭”,传统治疗方案难以有效改善其病情。

针对患者的复杂病情,该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多次开展病例讨论,结合患者身体状况与最新诊疗技术发展趋势,最终确定采用脉冲电场消融术这一前沿治疗方案。手术过程中,团队成员默契配合、精准操作,从穿刺到完成消融仅用时60分钟。得益于脉冲电场消融术的技术优势,手术未对患者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治疗”。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次日即可下床活动,心悸、气短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作为我市首家通过中国房颤中心(标准版)认证、且承担全市房颤联盟牵头单位职责的医疗机构,吕梁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致力于心血管疾病前沿技术的引进与开展。此前,该院已成功开展房颤及室早等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左束支区域起搏、CRT-D(心脏再同步复律除颤器)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全生理性起搏等多项新技术,多次填补吕梁市医疗技术空白,有效降低了患者跨区域就医的经济与时间成本。

此次脉冲电场消融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吕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律失常诊疗水平正式迈入国内先进行列,更将为全市及周边地区的房颤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助力区域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