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一言以蔽之,即“仁道”,是人在天地之间的生存之道,为人之道,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坐标和道德高地。纵观马氏家族的发展历程,有一条明显的红线贯穿,即要求人格平等,倡导行善积德。这种思想缘于马家的布衣平民意识,体现了对于弱势群体的崇高人道关怀。
马学潜是一位仁者之心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马学潜看来,仁道即人道,在于仁、在于善,从善行、行善事、做善人。马学潜生性刚直,为人正派,由于深受孔孟学说仁义教化的影响,一生以助困、助贫、助残、助学为己任,常为周边十里八村修桥补路、捐银捐物,因此善人名声传遍乡野,成为一名德高望重的绅士。马纪光的人生道路显然受到父辈的影响,他继承了先辈淳朴诚实、患难相助的道德品质,对边缘弱势群体富有真挚的同情,对邻里乡亲乐善好施、扶贫济困。郭金兰也是大户人家出身,识大体、顾大局,深明大义,从不以穷富论人,心里最惦记不如她、生活有困难的亲朋,穷人残疾人都是她的朋友。这不是表演,不是作秀,而是刻印在骨子里的家风传承,是一种自觉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