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 合

护工李利平

“护工工作让我的人生更加灿烂”

李利平正在喂老人喝水

李利平在闲暇时间不断学习护理知识

□ 文/图 本报记者 木二东 本报通讯员 赵婷婷 赵良琼

近日,石楼精准扶贫群里一封特别的感谢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龙交乡王家江村村民李利平写给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感谢信。

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13楼干部保健科1314病房,我们见到了正在工作的李利平。见到他时,他正在与病人说着话,他有说有笑地讲着身边发生的新鲜事。

今年45岁的李利平从事医院护理工作已有2年多了,两年来,他始终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对待,用心为病人提供最优质最贴心的护理服务,并凭借精湛的护理技能和优质的服务质量,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用心照顾

尽心尽责

2018年7月6日,经朋友介绍,李利平进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做护工,接管了一位93岁的老年患者(急诊)。李利平回忆道,刚开始老爷子因肝功能异常、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率失常等无法正常入睡,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老爷子,他几乎是三天两夜未合眼……那几天确实非常辛苦,但当看到老爷子从急诊留诊观察室转到普通病房时,便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之后的连续5个多月,李利平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晚上23点以后才可以睡觉,凌晨1点便准时从梦中醒来,帮老爷子翻身、盖被子等,之后才可躺进旁边的陪护小床上睡一会儿。3点、5点,李利平都要再一次起身重复之前的动作,而后,李利平仅仅在小床上躺到7点,就要将木板、被褥撤掉,放入患者储物室。为老人擦屎接尿,每两小时一次翻身、每两小时一次拍背,早晚各一次洗脸、擦身、口腔护理,6小时照看输液、血氧饱和度降到90以下吸痰,一天两次雾化,不断观察监护仪的指标……一天24小时,他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必须时刻守护床前。除此之外,李利平只要看见别的病人没人照顾,总会帮上一两手。同病房的护工车女士提到李利平赞不绝口:“李利平啊,照顾病人不仅耐心细致,我要有事时,他都会主动帮我照顾我的患者,人非常好……”

患者的儿子充满感激地说:“利平24小时全程看护照顾我父亲的生活起居,甚至收拾大小便,从来没有一点怨言,只是埋头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他用自己细心、贴心、耐心、责任心和周到的专业服务,把我父亲的生命延续了下来。”

“咱俩离不开啦!”

提到今年不回家过年了,李利平露出了复杂的表情:“我也想家,可是没办法,老爷子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都有了感情啦!”

8月13 日,他家进了水,他不得不请假回家处理。在请假前,他找了自己放心的护工替自己照顾老爷子几天。8 月16 日,他回家前,拉着老爷子的手,俯身到老爷子耳边简明扼要说明情况。这时,老人舍不得李利平离开,拉着他的手不肯松开,嘴里断断续续念叨着:“现在,咱俩分不开啦,早点回来,咱俩分不开啦,分不开啦……”

190多个日日夜夜的相处,380多次为老人擦拭身体,2280多次为老人翻身,无数次温暖的眼神交流……李利平和老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李利平说:“过年回家临时请其他护工,家属不放心,我也不放心,所以今年我想着留下来陪老爷子过年……”

护工工作让我的人生更加灿烂

每到一处,李利平都会自我介绍说,我是吕梁山护工,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关专业技能,包括为病人翻身、擦洗、更换衣物……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

在空闲的时候李利平便不断学习充电,他的梦想是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吕梁山护工, 用自己专业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去践行‘勤劳、诚信、专业’的吕梁山护工内涵。

谈起这几年的经历,李利平颇为满意。“去年有个病人换了11个护工,家属还是不满意,结果到我手上,家属和病人都非常满意,而且对我很好,后来病人走了,家属还给我发了红包。”“今年前半年连续4个月照顾骨癌患者,没有休息过一天,患者儿子为了表示感谢向我赠送了一面绣着‘专业护理 温柔细心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的锦旗。”“有的病人非常理解护工这个工作,知道这个工作不容易,家属一来,就让我去休息。”

“现在咱们石楼老家那边的人经常联系我,让我注意北京这边的各种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在京就业,可以挣到满意的工资,护工工作让我的人生更加灿烂。”李利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