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中的母亲总是很勤劳很节俭。那时的父亲挣不了现在所谓的活钱,只能靠打工勉强来维持我们这个六口之家的生活。母亲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几个,生活中对我们也相当严厉。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我小学五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那天,学校组织我们这个年级的全体师生去碛口古镇看黄河,每个人得花5元钱。放学回家后,我第一时间和母亲说了这件事,但被母亲一口回绝了。我还依稀记得当时的自己哭着对母亲大喊大叫:“为什么别人能去我就不能去?你就是不喜欢我!”母亲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一番:“我们家是我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你爸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块,要供你们姐弟四个上学,还要生活,哪里有多余的钱让你去看黄河呢?”那时的我根本听不进劝,觉得母亲太抠门,不就是5元钱嘛!若干年后,当我也结婚成家当了母亲之后,才觉得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不懂事,多么的令母亲伤心啊!天底下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在这里我想对自己的母亲说声对不起,是女儿不懂事。
记忆中的母亲也是最坚强的。不管生活有多么的不易,从来没见她掉过眼泪。但就在大姐去汾阳煤炭职业学校上学之后,我发现母亲也有脆弱的一面。每当接到大姐的信,母亲让我读给她听时,她总在一旁偷偷地抹眼泪。这时的母亲,或许正应了那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吧!
母亲总是报喜不报忧。记得我读大学那会,母亲总会隔三岔五地打电话给我,可有一次,一个星期我都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心里总是慌慌的,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打电话到家里,母亲和二姐都说没事,让我好好学习,不要胡思乱想,可是从她们的语气中,我还是听出了她们和往常不一样,她们一定有事瞒着我!挂掉电话的一瞬间,我心里更是着急,接下来的几节课都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放学之后坐上公交车急急忙忙地回了家。
清楚地记得,当我回到家时,母亲是在床上躺着的。看见我回来了,她噌地坐起来,关心地问道,“今天怎么回来了?”“没课了,我就回来了。妈,家里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您怎么了?不舒服吗?”一连串的问题从我的口中蹦了出来。“没事,饿了吧?走,妈给你做饭去!”母亲边下床穿鞋子边说道,“怎么会没事了?您别再瞒我了,看看您这几天都苍老了好多……”
母亲见我一个劲地追问,终于和我说了实话:“你弟骑摩托送你姐去坐车的路上不小心撞了个人,把她送到医院,她的家人还不依不饶,不过好在事情已经解决了,就是花了几个钱而已。”母亲说话的语气看似轻松,其实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妈,事过去就过去了,您别再想了,也不要放在心上!以后我们都会注意的,尽量不让您为我们操心,您的儿女已经长大了。”母亲点点头,又忙着给我做饭去了。看着母亲日渐消瘦的背影,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母亲为我们姐弟四个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我却没有为母亲做过什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多陪陪母亲,希望母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开心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