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文水县政协主席闫启明,文水县政协委员、信息中心主任成欢,文水县政协委员、文水县志愿者协会会长韩振宙反映:公益广告作为城市的一张明信片,展示着城市的精神文明风貌和社会文化底蕴。同时,公益广告作为无声的“引导员”,让市民在团结、友爱、自强、奋进的氛围中,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为共筑中国梦发挥无形的正能量。然而,多数城市的公益广告占比仅为15%-30%,难以满足公益宣传的需求。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打出一套“组合拳”,为公益广告腾个“座位”,提升城市公益广告的宣传全覆盖,让社会精神文明提升一个新的水平。
为此建议:
一、全面覆盖,形式多样。通过公交车车身、车厢、LED电子显示屏进行文明公益广告宣传,以绘画、书法、剪纸、楹联等传统艺术,或是电影、动漫、微信、QQ、网站、围挡、墙绘、地下通道、天桥、停车场、汽车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发布公益广告,形式可以多样化,让文明的熏陶无处不在,真正起到360度全覆盖地传递正能量。
二、丰富内容,及时更新。公益广告内容不局限于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讲文明树新风标语、口号,广告设计不仅要富有设计感还得接地气,要与周边环境、人文环境相匹配,让公益广告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革命老区更要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这个独特优势。另外,对公益广告作品要及时更新更换,与时俱进,确保视觉新颖和美感,并在重要节假日及重要时间节点,刊播有特定主题的公益广告。
三、增加占比,取得共赢。各级政府应将公益性户外广告设施的规划比例增加至“不少于总体规划的50%”,但不能建立在损害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不能浪费处置公共资源,也不能任意侵占社会公共资源以权谋私;应与商业广告互不冲突,互不矛盾,相辅相成,取得共赢。将公益广告的数量作为“创城”测评的硬性指标,成为文明城市的“风景线”,成为传递和凝聚社会正能量的“加油站”。
四、引导投入,重点扶持。政府部门应在每年的年底开展“公益广告优秀作品”“公益广告传播机构”和“公益广告组织机构”共3类项目评选,并给予专项政策资金等扶持,并把次年的公益广告的宣传策划好。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团体积极创作,发布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新时代、中国梦等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五、加大预算,优惠税收。应将公益广告制作费用纳入当地政府部门预算,允许各政府部门列支公益广告制作费用,每年财政要支出一定的费用积极支持公益广告,并加大对制作及发布公益广告的中小微企业有关税费减免政策的倾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