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

乡村旅游胜地——七星泉小镇

□ 薛润平

湫水河东岸,三交古镇东南面不足十里地,山势连绵,沟壑纵横,在这大山坳里镶嵌着两颗明珠,是方圆百里内自然风光与明清古村落的典型代表——东王家沟村和孙家沟村。

两村只隔二里地,山水一脉相承,风景各具特色,共同打造,联袂开发,是为七星泉小镇。是临县以碛口为龙头,连接东王家沟、孙家沟、红色景点南圪垛、双塔、县城西山寺,及兴县黑茶山“四八烈士陵园”大旅游圈的重要景点之一。

今年我到三交镇的东王家沟村、孙家沟村游览,村庄的完美秀气与保存较好的明清古村落建筑令我为之一震。

在孙家沟村,缓慢而开阔的山坳里一条小溪由东向西淙淙流过,将村庄分为南北两半,南坡是明清古建筑,沿溪开始,依山而建,院套院,左右相通,上下相接,整整齐齐,每一院都是北窑南房,是典型的窑洞式明柱厦檐高圪台四合院,门前厦柱高挺,厦檐青砖瓦公式,两角凌空悬起,像展翅腾飞的雄鹰,极有精神,可谓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虽经风雨侵蚀,有些斑驳,但韵味犹存;北坡是普通窑洞居多,偶尔间有一两院类似南面的青砖瓦房突兀其间。但就凭这一点,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村庄历史悠久、文风浓厚,文采蕴藉,是一个文明古村落。

特别令人惊叹的是南北两山缓缓舒展,中间宽阔平坦,活似一个盆地,但见绿水青山环绕,树木掩映,状似莲花,所以古已有莲花盆地的美称,并荣获“2019年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向山后再走二、三里,就是东王家沟村了。原不以为然,朋友再三提醒,便顺道去看看,然而进得村口,精神大振,大有甘之如饴的感觉。

如果说孙家沟以村庄的秀美完整、古风古韵取胜,那么东王家沟则以山水风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标杆,两村并蒂花开,联袂出彩。

东王家沟村最大的看点是美丽的山水自然风光。相较于孙家沟村,东王家沟村的山稍微高了点,沟稍微深了点。顺沟进去,一眼望不到底,南北山系高矮不齐,连绵不绝,沟较开阔,中间小河从东流向西,随山脚错落弯弯曲曲,逶迤不绝。河水清且涟漪,叠浪而去……两岸是河水冲积的平地,春夏间杨柳依依,小径迂回,廊亭通幽。

村落一字儿摆开在北山半山坡,这北山是极长的,由六座山峰连绵而成,有的陡峭,有的平缓,所以村居形态也多姿多彩,变化多端,有住在悬崖上的“峭壁人家”,有住在山坳里的“平原人家”,各种形式的古窑洞应有尽有,几乎集中了黄土高原土窑洞的所有种类与样式。前后绵延五里长,村里一条主街就叫“五里长街”。南山不住人,西纵高速横贯东西,给村里平添了几分浪漫与现代化气息。

山上是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园区,有核桃林园、花椒林园、苹果林园、中药材种植园、玉米种植园、高粱种植园、大豆种植园等;山洼山坡山脚下是成规模的蔬菜种植园区,有土豆种植园、胡萝卜种植园、豆角种植园、番茄种植园、大白菜种植园等等。

山上山下花木葱茏,绿树掩映;村居错落有致,点缀其间。村民家家养乌鸡,小则几百只,大则上万只,鸡苗免费提供,鸡蛋统一收购,村民做得是只赚不赔的生意。70岁以上老人,可乐呵了,既养了身体,又赚了零花钱,含饴弄孙,优哉游哉!

青壮年劳力也大面积返乡回村,兴办产业,本地就业创业。还有一大看点你可千万别错过,它足以体现东王家沟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逆袭而上,成绩卓著。

村西头,河两岸,一座青灰色的,重重叠叠的现代化酒厂拔地而起,四周是密密麻麻的枣树、槐树、榆荚树,弯弯的溪流从酒厂冲出来,还是那样清澈见底,只不过带上了浓浓的酒香味,逼得满沟都香。

酒厂内外男男女女,喜笑颜开,忙里忙外。据说几百工人大部分是本村本地的。

青年企业家王三国致富莫忘桑梓情,回村投建了这座酒厂,他殷切期望助力本村脱贫攻坚奔小康……

当然有人会心里嘀咕,村里办酒厂行吗?答案是肯定的。

“原来故乡是酒乡”,曾在清朝乾隆年间东王家沟就因酒出名,据《东王家沟村志》记载:该村王氏八世祖王福祯这一代人在大清乾隆年间,率众办酒坊,酒香奇特,饮誉百里。

“好山好水出好酒”,名酒的诞生绝非偶然。

东王家沟地理优越,水资源充沛,地下泉水众多,且水质优良。

其中“七星泉”最为出名。七孔泉水有的出自深沟,有的来自峭壁,有的地面直接喷出。七星泉围绕村庄,其分布状如北斗七星,故名“七星泉”。千百年来村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北武当山真武帝君馈赠东王家沟七星泉”的故事,因而东王家沟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无论如何“七星泉”赋予了东王家沟灵性,山清水秀始于此,清醇佳酿始于此,人杰地灵始于此。

乡村旅游示范村不足以表达东王家沟内蕴,定会有八方来客赏玩大自然恩赐的山水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