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万物,兼容天下,固无定形而能容纳多形。吞吐吸纳外来之物,以壮大丰富者,能看似无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也。大象乃一切事物的本源,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古人云:执大象,天下往。有意化无意,大象化无形!
大象村原名秋景村,地处文水东部,连接着祁县、平遥、太谷等晋中平原,是晋中平原较早形成的村落。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权势更迭,官宦遭贬。有感亡国灭族之忧,私议隐秘动迁。温武范石等姓,三十余户携家北上,来到赵国大陵邑,见此条件优越,淤积平原广阔,便在坡上建房安家。两丘房屋呈“井”字结构,于是称作丘井,后演变成秋景。为防水淹,高低相就,顺势修筑护村大堰,村子在护村堰勾勒成大象状,更名大象镇。村人耕读传家,以耕助读,以读促耕,赖以生存,有序发展。“大象村是好村村,圪溜拐弯两条龙。”自古三街九巷,因水患成了两条街。
石姓曾为陕西华县知县,生有四子,迁至大象成石姓老四股。石振德祁县渠家昌晋源当掌柜,石蕴玉北京开有干果店,石湘林北京粮店做店员,石吉林儿童团当团长,石成玺交城兴盛源皮毛庄当先生,石作林民国期间任村长,教书先生石天林人称石秀才,石铭林东北参加了游击队,石学亮又名石自华,参加解放军12团后转战到了新疆。
李家世祖李淮兄弟三人,明成化至万历年间,分别迁到大象、石侯、北街三地。第九世李国魁聪慧好学,教子有方,其与儿子李洵皆为武进士。李国魁任直隶紫荆关守备、贺世龙官邸门军。李洵任诰敕员外郎,京团练防局保举知府加二品衔。李国魁品格高洁,操守清廉,深得贺世龙信任。贺世龙是清乾嘉时期的朝廷重臣。传李国魁离任回乡,贺世龙赠其一盆花卉。回乡后李国魁发现花盆封土下有数两金银。李国魁不禁潸然泪下。于是,李国魁在村里正街西面修四合大院,北楼南厅,高墙垛口;插飞锦瓦,雕梁画栋;大门上方砖雕“承恩”二字,门上二层楼立 “荣封两代” 匾。李氏家族存金瓜钺斧朝天镫等牌供执事,每逢节日或婚嫁喜事,族人打着牌供执事,敲锣打鼓,沿街欢庆巡游,令人羡慕。李文喜、李庆云父子在北京经营干果铺;李富华在交城干果铺当学徒,后回村合伙开了豆腐铺;李春旺积极投身革命,被阎军抓捕杀害。李世寿、李世禄、李金成等在革命战争中为国捐躯。
萧家曾出一位举人,有才女萧碧梧又名萧增萃,国学基础渊深,蒙其兄紫菱先生和平定学者冯振邦启迪,擅写诗词歌赋,毕业于山西女子师范学校高师科,入山西女子国文专门学校深造后,任教太原女子师范附属小学。后与榆次车辋常家大户常燕生结婚,夫妻恩爱,多有诗词唱和。夫妻二人迁往北京,萧碧梧次年考入北京女子大学,后因生长子崇实而辍学,返回榆次车辋家中。常燕生在山西大学教育学院任教,与萧碧梧合编独幕剧《张太太》,刊于《青年阵线》。常燕生的诗集《岭上白云斋诗存》中,辑有夫妻二人的多首唱和诗,并整理成萧碧梧《泪眼看云集》。
大象村东连晋中平原,地处晋商发源地。民国期间,大象古镇商贾云集,操奇逐赢。这里流通着信合堂、天德厚、云集号、大盛长、裕丰源等字号的兑换券。胡学英西安做生意,二进院里三雕精致;魏林魁蒙古国经商,四合院垛口高耸;茶客成廷璧走东口,诒远堂张库大道载金驮银;通三益掌柜陈忠甫,秋梨膏风靡北京城。
前街村东弘福寺,建筑高大称大寺;前街东堰夫子庙,竭诚致敬像逼真;后街东堰观音庙,百姓拜神求子嗣;村北一座龙王庙,五龙神像祈雨忙;村西堰里关帝庙,庙门口有铁旗杆;村南有座文昌阁(文昌阁图),壁画彩绘惟妙惟肖;村南照壁财神庙,神龛塑着财神像;财神庙路西井王庙,照壁神龛供水神;前后两街三小庙,五道神佑保一方。
大象人才辈出,晋剧胡琴演奏家温万金,晋剧艺术名家奴则生,莲花落说唱能手魏麻则。魏麻则莲花落开头几句常是自报家门:“大象有的三件宝,奴则生、万金则,还有我讨吃鬼魏麻则。”他以行乞为生,常是即兴表演,出口成章,还经常用莲花落这一形式品评社会,讽刺邪恶。因编骂国民党和阎锡山的段子被杀害在汾阳。陈振胜小名豆根则,原在北京通三益干果海味店顶生意,他却弃商从艺,从事莲花落的说唱活动,他常活动于文水交城一带,很受大众欢迎。
《道德经》曰:“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固无定形而能容纳多形,时时吞吐吸纳外来之物,以壮大丰富自己,故能看似以“无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