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 刊

高雪梅: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高雪梅在高粉林奶奶家走访

农历二月二刚过,临县石白头乡庙焉村就热闹起来。3月21日一大早,太阳喷薄着舒缓温暖的光芒,映照在村头巷尾的屋檐,驻村第一书记高雪梅邀请了省农业农村厅驻临县工作队来到村里为大家义务理发、修缮农具。

一天忙活下来,大家看着自己的新发型,不住地夸赞:“高书记真不错,去年又给老人拍照,又送月饼,过年过节还为我们送来了米面油,这又给咱村里免费理发、免费修农具,高书记可是对咱村人好了。”“高书记一个女娃娃家的,厉害了!今天带来的这个师傅手艺挺高的,又有耐心技术又好,能不能让师傅以后再来?”

在庙焉村,高雪梅是群众的贴心人,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2023年5月,她告别了原来熟悉的工作岗位,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家人,带着一片赤诚,驻扎在了临县石白头乡庙焉村,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高雪梅说:“既然驻村了,就要把自己当成村里人,好好干。”面对工作环境生疏、基本情况不明、农村工作事务繁杂的局面,她把“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作为首要任务,白天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详细了解村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广泛征求发展的好思路、好办法;晚上总结梳理,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制定发展规划,理思路明方向。不知不觉中,高雪梅从刚来时的“去村里”变成了“回村里”。

在村里久了,高雪梅发现很多老人都面临“吃饭难”,常常是“煮一锅饭吃一天,炒两个菜管三餐”。针对这样的问题,去年6月,她多方协调,为全村65岁以上老人免费献上一次“爱心餐”。吃着热腾腾、营养美味的饭菜,老人们也将这位年轻的女第一书记记在了心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中秋节到了,高雪梅开着车载着78份精美盒装月饼,挨家挨户地送到大家的手里,为村里的百姓送去中秋慰问,送去了温暖和关心。不少村民说:“高书记,你平时工作也忙,发个通知或者在微信群里喊一声,我们去村委领就行。”“不辛苦,正好借此机会,再到大家家里坐坐,看看大家有啥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事儿。”高雪梅笑着说。

平凡的事情重复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一遍遍的用心走访,换来了群众的真情回馈,西红柿、豆角、南瓜、土豆、白菜、红薯……一份份老百姓自己种的蔬菜瓜果也随之而来,送来的是彼此间的关怀和大家对她驻村工作的认可。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高雪梅说,“平凡亦有光!”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她的脚步遍布了庙焉村的每个角落,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高雪梅用汗水浇灌美好,用劳动创造未来,迎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