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 刊

渠艳辉:在平凡中感受幸福

□ 本报记者 高茜

渠艳辉在驾驶路上

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暖心的“您好!欢迎乘车”是渠艳辉每天都要重复上百遍的话语。在车上帮乘客提拿重物、搀扶老人上车,这是他每天都在做的工作。今年29岁的渠艳辉是吕梁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三分公司的一名公交车司机,每天在12米长的车厢里,尽心尽力为乘客服务,把每一位乘坐304路公交的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就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我们经常听说有一种努力叫“凌晨四五点的太阳”,对于渠艳辉来说凌晨四五点一点也不稀奇。他所驾驶的304路公交车路线是从聚富汽贸园到后马家村廉租房,横贯城市从南到东,一个来回大约30公里。首班车在清晨6点30,但渠艳辉每天4点多5点就要起床,从交口村的家中出发,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检查车辆安全状况,打扫车内卫生,驾驶至首发站,这一系列工作做完,安全接上乘客的那一刻起,就代表我一天的工作开始了。”渠艳辉说到这一系列开车前的工作,不仅是公司的规定,更是作为一名司机基本的道德。当黎明还未唤醒沉睡的大地,他已经整装待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孜孜不倦扛着自身的责任,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和诺言。除了工作6个小时后的下班时间外,他从没有正常的节假日,恰恰相反,在节假日期间,正是他最繁忙的时候。

“一开始差点没有坚持下去,”渠艳辉坦言道,“因为公交车驾驶员的工作辛苦,起早贪黑,在节假日也很少有时间能陪伴家人。”渠艳辉说,没时间是小事,就连按时吃饭这件事对他来说都很奢侈,用“狼吞虎咽”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到点就得出发,吃饭就得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就连去洗手间都得跑着去。长年累月不规律的饮食、长时间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让29岁的他看起来多了一份沧桑。“起不完的四点半,吃不完的半截饭,这就是我们公交车司机的真实写照。”渠艳辉在说起这些辛苦的日常时,打趣地笑着说。“但是手里握着方向盘,那我就有责任把乘客安全送达。”说这句话时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坚定让人动容。

每天驾驶着这样的“大家伙”穿梭于城里,十分考验技术和耐力,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用他自己的话说“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行”,他早已习惯了用忍让包容一切,用更多的自身的善意温暖周围的人。每当听到经常乘坐这路公交车的乘客夸赞“你看这车打扫得多干净,坐着真舒服,而且态度特别好”时,渠艳辉的心里就高兴,正是这些赞美和肯定让渠艳辉感到快乐和满足,也正是乘客们对他工作的褒奖和认可,让他没有放弃,也成为他坚守在公交行业的动力。“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带给我更多的是快乐和满足。”他动情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