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特 刊

兴趣培养:尊重孩子意愿

□ 本报记者 罗丽

暑假是学生最开心的时间,也是家长们“很头疼”的时候,如何科学安排孩子长达两个月的假期?报艺术、体育类培训班是不少家长和学生们的首选。不少家长选择在这个假期带孩子学习、“充电”,进一步丰富孩子的暑期生活,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在市区某艺术培训机构,每个教室都有孩子们的身影。美术教室里,孩子们用彩笔在画纸上涂抹鲜艳的颜色,每一笔都充满了童趣与生机;舞蹈课上,学生跟着老师进行形体动作训练,老师从最基本的步伐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书法兴趣班里墨香四溢,书法老师耐心指导和示范,同学们一笔一划认真书写,沉浸式感受学习书法艺术的妙趣……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外兴趣班,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长需求,让少年儿童假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今年暑假刚刚开始,十一岁的赵雨桐就来到舞蹈培训机构学习中国舞。赵雨桐说:“我非常喜欢跳舞,已经学习三年了,所以一放假就过来继续学了。”像赵雨桐这样利用假期培养兴趣爱好的孩子不在少数。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让孩子参加暑期兴趣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美术课1200元、书法课800元、游泳班1200元……”眼看假期就要结束了,李玲算了算孩子近一个多月的开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孩子这个暑假的消费已经将近4000元,成了家中开支的大头。”李玲感叹。李玲的女儿慧慧开学就要上四年级了,除了在学习上抓得紧,对于孩子的兴趣培养,李玲一直都非常重视。为了给孩子寻找到合适的兴趣班,她和孩子试听了多个兴趣班的课程。最后,她和孩子选定了美术课、书法课、游泳班。动静结合,李玲比较满意。“暑假课程集中,费用支出肯定会多一些。只要孩子愿意学,花多少钱,我认为也值。希望孩子能将这些兴趣坚持下去。”

由于中考体育有一定分值,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和关注度也随之增加。兴趣班门口,刚送完孩子的学生家长刘永强告诉记者,自己花了1399元为孩子报了一个月的羽毛球课,一共20节课时,每节课2个小时。“孩子放假在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我们就给他报了个羽毛球班。”目前,刘永强的孩子羽毛球课已接近尾声,也慢慢掌握了羽毛球的发球、接球技能,“孩子明显喜欢上了这种运动,甚至还会主动邀请小伙伴一起打球,运动时间增加了,也比之前有活力了。”

家长对孩子暑期的安排,实则是对教育理念的一次考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在为孩子规划暑期生活时,更多在关注孩子的真实需求和兴趣所在,而非盲目追捧高价和表面的光鲜。学生家长王雅茹说:“我觉得假期如何安排,还是需要家长和孩子提前沟通,尊重孩子意愿,劳逸结合,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合理规划,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才是暑期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