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灯光布景

□ 梁镇川

2022年03月20日 08:48:52 编辑:

舞台美术,是中国戏曲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一副描绘舞台美术的楹联,是这样的:

台中戏戏中台景物烘陪演绎古往今来事,

景衬人人入景灯光辉映抒发悲欢离合情。

有道是“人靠衣装,货看包装”,犹如绿叶衬托红花一样,中国戏曲的演出舞台,是需要灯光布景衬托的。

且看传统戏曲舞台,从来都是十分讲究的。无论是红绒大幕,还是二道幕、几道幕条,以至平台、天幕,还有“出将、入相”的场门彩帘,都制作得非常精致。一台戏,大幕拉开,观众首先看到的是灯光布景设置。先入为主。如若幕启之后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灯光璀璨、布景雅致、简洁明快的美好意境,必然引发观众的欣赏兴趣,唤起观众无尽的遐想。在悠扬婉转的音乐声中,身着戏装扮像俊美的演员登台亮相,观众随之进入戏文剧情的氛围感染之中。那该是多么美妙的艺术享受啊!

舞台美术,包括布景、灯光、服装、人物造型、道具设计等。就是通过多种造型艺术手段,营造剧中环境和人物的外部形象。根据剧本内容、导演构思、舞美设计师意图,运用软景片、硬景片、灯光,通过平面绘画、立体造型、光色交换等艺术处理手法,为剧中人物活动创造特定的典型环境,以达到烘托剧情、渲染气氛的舞台艺术效果。

“一桌两椅”,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的代名词。因为这门艺术讲究的就是一个写意 ,仅靠这简单的几样道具,便可转换时空,让人物置身于变化多端的场景之中。可别小觑了那“一桌两椅”,在舞台上能派多种用场。根据桌椅的不同程式的摆法,便可显示各种地点、环境的变化。椅放于桌前以示大厅、前厅或客堂等;椅放于桌后,则以示内室、书房、大堂等;桌子和椅子搭配,还可以表示山坡、城楼、船只等。

早先,由于条件、技术的局限,中国戏曲的舞台美术,十分简单。大幕拉开,无非是台前两盏麻油灯锅照亮,台上一桌两椅摆设而已。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运用到舞台美术之中。即以灯光来说,从麻油灯锅、煤油汽灯,发展到电灯。传统戏曲演出才有了“五彩电灯,灯光布景”的设置。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看过清徐县晋剧团的古装神话剧《三姐下凡》。正月十五观灯一场,一条挂满花灯的大街透视深远,灯光布景变幻了三条角度不同的大街,煞是好看,迷得观众场场爆满。尔后,随着设施的完美,技艺的提高,现代化手法的运用,灯光、布景的设置越来越讲究。当代所谓大投入、大制作的剧目,几乎能把山川原野、厅堂殿宇原样搬上舞台。

其实,戏曲舞台上毕竟是以演员表演为主,灯光布景,只是陪衬而已。如若过度渲染灯光布景,似有宣宾夺主之嫌。所以,中国戏曲舞台美术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写意象征、简洁明快的风格,配合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演绎。

2018年赴上海观摩中国艺术节,所观赏的几台好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舞台美术的手法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话剧《干字碑》全然打破了传统戏剧的时空观念。三圈聚光灯下,三位不同地方的剧中人,可以同时互相对话争辩;沪剧《敦煌女儿》,一个大转盘、两扇门框,不时旋转,变换着剧情的时空。一个大石桌、两个小石墩,变换位置,即表示时间地点的改变,把传统戏曲的“一桌两椅”发挥到极致。昆剧《顾炎武》最后顾炎武和康熙皇帝的一场戏,别出心裁,唤起观众无尽的遐想,是梦境,是幻觉,还是相见?加之对白、唱词的精美,真真令人妙趣横生,感慨万千!《红军故事》中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一摘头巾,脱掉外衣,转眼间就变成了三十多岁的农家大嫂。类似时空变换的手法,确也使人深受启发。这些创新手法,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同时,对于我们今后的艺术创作,也是可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