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轲
□ 李牧
荆轲是卫国人。
当时已是战国末年,卫国已经不算个国家了,在秦的默许下,仅余濮阳城弹丸之地残存。但毕竟是自己的出生地,荆轲很想为卫国做点贡献,就去见卫元君。卫元君可不像他一样热血澎湃,当即拒绝。荆轲只好离开卫国,游历各国,冷眼旁观天下大势走向,始终不能一展抱负,胸中自然有股郁郁之气。
荆轲游历到燕国,交了几位好朋友,其中一个是田光。田光年轻时,在燕国以智勇著称,此时已经70多岁了。田光虽年迈,但看人的眼光还是很老辣的,一见荆轲,就认为荆轲是大智大勇之人,对他非常看重,被荆轲引为知己。
当时,秦已灭韩、赵,兵锋直指燕国。燕国太子丹主持国政。太子丹曾经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嬴政对他很不客气,令太子丹非常抱怨,更兼当时秦兵压境,国仇加上私恨,太子丹对嬴政恨得牙根痒痒。这种情形下,太子丹萌发了派刺客胁迫嬴政,逼其退还各国土地并停止攻伐,否则就杀掉他的念头。刺杀不是谁都能干得了的事情,尤其是去杀暴虐的秦王嬴政。所以,太子丹就去找田光。
田光知道太子丹的来意,辞谢道,如果我再年轻几十岁,这件事情当然义不容辞,但是现在,我有心无力。太子丹请田光推荐人选。田光就推荐荆轲,说,若办此事,非此人不可。太子丹也听说过荆轲,觉得荆轲整日里与一帮粗人饮酒厮混,能干这样的事情吗?于是不置可否。临走的时候,嘱咐田光,说今天谈的事情,千万不要说出去。田光微笑应允。将太子丹送出家门口后,田光对家里人说,太子丹临别嘱咐,是有怀疑我的意思,我不能不有所表示。派人将事情告知荆轲,然后就拔剑自刎了。
荆轲闻讯赶来,对着田光的尸身,沉默良久后叹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他就去见太子丹,说你想做的事,我来帮你做。太子丹非常伤心地说,田先生误会了我,这都是我的过错。现在悔之晚矣。您为我办此事,但有所求,无不满足。
太子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某一天,荆轲在荷塘边想事情,随手拾了块石子投击池中的龟。太子丹见了,即刻命人端来一盘金珠,任由荆轲以金珠击龟;太子丹有匹千里马,荆轲和太子丹聊天,无意间说了句千里马的肝味道很好。太子丹立即令人杀马、取肝、做菜;荆轲听美人弹琴,颇为喜爱。太子丹毫不犹豫就将美人送给荆轲。至于平常的赏赐,更是不计其数。
荆轲便为太子丹献上一计,说嬴政喜爱燕国最肥沃的督亢之地,又深恨秦将樊於基。如今樊於基避难在燕国,只要取他的头颅,再加上督亢地图,以此求见嬴政,一定会获得接见,到时可借机刺杀。太子丹说地图没有问题,但樊於基被嬴政追杀,现在避难于我这里,杀了他,我于心不忍。再想想其他办法吧!荆轲便背着太子丹去见樊於基,说了自己要去刺杀嬴政的计划。樊於基与嬴政有大仇,慨然应许,自刎而亡。之前,太子丹花重金买来一把匕首,淬有剧毒,锋利无比,只要划破皮肤,就可致人死地。
一切都准备好了,但是荆轲却没有动身的意思。太子丹急了,就想派其他人入秦。荆轲知道后,大怒道,提寸铁入不测之秦,不好好策划怎么能成功?我之所以不走,是在等我的朋友一起去。太子既然怀疑我,那我就走吧。
太子丹虽然被荆轲怒斥了半天,但荆轲终于肯动身了,他还是很高兴。他派十一二岁就闹市杀人的秦舞阳作荆轲的副手。荆轲虽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到了动身那一天,太子丹和荆轲的朋友们,全部聚集在易水河畔,为荆轲送行。当是时,寒风萧瑟,白衣胜雪,渐离击筑,宋意高声。荆轲慷慨放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拉上秦舞阳,登车而去。
到了秦国,荆轲贿赂秦国大官蒙嘉,得以被秦王召见。在秦廷,捧着地图的秦舞阳乍见秦国王庭之威武,不由脸色大变。嬴政生了疑心,荆轲笑着回顾秦舞阳,说,山野村夫,没有见过大世面,见到贵国之威武,心中害怕,请秦王原谅。嬴政因为刚见了樊於基的头颅,心中畅快,不疑有它,就令秦舞阳退下,要荆轲捧图上来。
荆轲走近秦王身旁,缓缓展开地图,指着地图逐一做介绍。等到地图全部展开的时候,藏在图轴中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抓起匕首。其本意是想效仿曹沫劫持齐桓公的事情。不料,嬴政也是勇武之人,拼力一挣,裂袖脱身而起。缠斗片刻之后,拔出长剑,砍向荆轲,先断其指,再断其腿,荆轲萁坐在地,扔匕首向嬴政,没有打中。然后笑道,本来想劫持你,迫你退还六国土地,惜乎事情不成。不过,你暴虐天下,迟早也长久不了。嬴政暴怒,持剑砍死荆轲。
至于秦舞阳,在荆轲动手的时候,就被秦国武士剁成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