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陵蝶梦
□ 兰旭娥
青陵蝶梦,倒挂怜么凤。
退粉收香情一种,栖傍玉钗偷共。
愔愔镜阁飞蛾,谁传锦字秋河?
莲子依然隐雾,菱花暗惜横波。
——纳兰性德
此篇典丽深婉,词中运用数典,曲折而深挚。曾经携手红尘,只羡鸳鸯不羡仙,但世事无常,阴阳相隔,咫尺天涯。当初的情深意重,昨日的伉俪情深都仿佛隐藏在了岁月的波浪下,其实也只有纳兰自己知道,这份深情,一直藏在他的心里,就像是他只要一照镜子,就能看到卢氏的美丽容颜一样,千年不改。
引典述今,青陵蝶梦,梦回那年。相传在列国时,宋康王郊游至下邳城东,看见桑园中的采桑女,个个卓有风姿,百看不厌,于是下令在桑园中筑台,起名为青陵台,而王就在台上整日看采桑女。大夫韩凭的妻子貌美如花,被宋康王看中后夺走,而这位贞烈的妻子不甘心备受这种侮辱,于是以死证清白,她的衣服在最后竟化成了蝴蝶,高飞而去。
蝴蝶自古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吟诗作词中常提到蝴蝶。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绮莫霞。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这几句诗更是抒发了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悲欢离合的情怀。李商隐似乎偏爱用蝴蝶隐喻,他在《锦瑟》一诗中对亡友的追思便是提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上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喻物为合,而下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喻物为离。诗坛风云变迁,且不说秦辞赋的文藻,也不说宋词的典藏,单是李商隐的这句庄周梦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迷扰了多少后人,怎么都冲不出梦境。人生真的不过是一场梦,若是蝶从梦来,微雨过后,翩翩然,薄翅腻烟光。蝴蝶之所以美丽,不仅因为它破茧成蝶时的华丽,更在于它在蜕变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与艰辛。像蝴蝶一样生活,把日子过的恬淡诗意,未尝不可,蝴蝶本就是自带浪漫色彩的角色,它们爱生活,爱自然,鸟语花香之中,晨霞夕露之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蝶梦悠远,自由人生,真实与虚幻,我们也曾在自己的梦里追寻过,梦醒来平凡的我们面对着苍白的现实,自然觉得所见所感才是真实的,梦境里都是幻觉,或是自己的期许,青陵是青陵,蝴蝶是蝴蝶,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岁月的无情早已来不及思索太多。
我总喜欢在晚上沿着河边走,凉凉的风拂过脸颊,能带走白日的忙绿,此刻显得格外的祥和而宁静。那些胜景之后的沉寂,给人一种空落落的错觉。街上的霓虹灯,美好也安然。而那留在青陵的蝶,早已步入极乐,脱俗成仙,穷尽了自然造化和自由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