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脱贫攻坚  > 县区动态

临县打造启动吕梁首家电商扶贫创业园——

贫困大县脱贫摘帽搭上“电商扶贫快车”

全县红枣等农特产品去年电商平台交易额突破4亿元

2019年07月24日 10:44:04 编辑:

本报讯 如何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山村,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助推脱贫攻坚?近年来,临县在大打脱贫攻坚硬仗中,把电商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互联网+大农业”“互联网+新农民”“互联网+美丽乡村”“互联网+农村经济新业态”“互联网+智慧生活”等扶贫新模式,为农业农村插上了信息化“翅膀”,脱贫摘帽搭上了“电商扶贫快车”。

盛夏时节,艳阳高照,热情似火。7月19日,临县在城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举行电商扶贫创业园启动仪式。这是临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抢抓国家“互联网+”战略机遇,创新电商扶贫模式的一项具体行动。电商扶贫创业园将电商扶贫与创业创新相结合,开辟了脱贫攻坚的新路径。

据了解,临县电商扶贫创业园建在城南易地移民安置新区,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4000平方米,办公区、生活区、会议中心以及水、电、暖、网络等配套设施齐全,是集吕梁山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临县农产品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网上临县人力资源市场、互联网微型工厂(劳动密集型)创新基地、网上“临县一家人”直播基地的新型电商“五位一体化”扶贫创业园。园区现已入驻行业协会1个,跨境、农产品、优质网货开发商、互联网微工厂、网上“临县一家人”直播扶贫、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以及配套电商法务、税务、金融、创业指导服务商、创客空间服务商、资源对接、融合服务商等电商企业43家。

“临县把电商扶贫创业园建到新城移民小区,不仅为城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2000多名贫困劳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为临县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整个创业园将在3年内带动全县电子商务领域10000多人就业岗位,实现成交额10亿元以上、利税5000万元左右,成为山西省一流的电商创业创新基地。”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闫福平信心十足地说。

临县是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县,是山西确定的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6年,临县成功申报为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近年来,临县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立足小县域、放眼大区域,把电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强基础、搭平台、建载体、育人才、优环境,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大力开展电商进农村示范创建工作,加快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行动,形成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强劲态势。挂牌成立了临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了具有培训、创业孵化、快递智能分拣、货物仓储、物流配送、创客路演、产品展销、农产品快检等功能的临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承揽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园区整合全县20余家物流快递企业,负责县城与各乡村物流快递的双向收发和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四条物流线贯穿全县,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瓶颈,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业务覆盖全县600个行政村。建成的317个贫困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让居住在最偏僻山旮旯的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直接或间接带动5万贫困户受益。通过农村电商培训工作,全县新增网上创业的年轻人1000余人。安家庄村从事电商创业的8个农民淘宝网商平均年销售额达300万元,宝珠山电商去年销售贫困户种植的农副产品金额达8000万元。兔坂镇高家圪公式村的“放羊娃”吕海锋,创业转型成为跨境电商,如今在全国各地发展设立380家分公司,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吕海峰将临县的农特产品销售到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10个国家,年营业额达5亿元。

转思路,创模式,持续发力电商扶贫,大力推广“临县红枣”公共品牌,塑造农民网红,培育网货品牌。全县多次组织电商企业参加全国性的展销会,借助每年举办的碛口“枣儿红了”红枣旅游文化节,通过网络直播和网络推介,宣传和销售各种农副产品及旅游文化产品。目前,已形成“王小帮”“宝珠山”“阳府井”“农家冠”“小食公社”“优特果兵团”“枣先生”“漠农农度”等知名电商品牌,塑造了一批典型的农民电商网红,培育形成40余家电子商务企业,注册了10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网商)数大幅增长,县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90%以上,全县电商从业人员达15000多人,红枣等农特产品去年在电商平台交易额突破4亿元,有力地带动了贫困农民实现稳定增收,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今年,临县进一步创新电商扶贫思路,在太原、广州、江苏、杭州、长沙等地举办了13场网络直播扶贫专场活动,累计销售当地农特优绿色产品总额近千万元,成功探索走出一条网络直播销售农特产品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模式。 (刘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