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外教理安姆在吕梁的中国年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我喜欢中国,喜欢山西,更喜欢吕梁,中国春节快要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1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吕梁学院教职工公寓,探寻外教理安姆在吕梁过春节的点点滴滴。理安姆用不是很流利的中文送上了他的祝福。

一进门一句“您吃了吗”?打开了和外教理安姆的话匣子。理安姆眨了眨眼,停顿几秒后嘴角上扬笑着说:“哦,是的,我中午吃了面条。” 理安姆用不熟练的汉语一边说一边走到厨房拿出一袋面条展示:“我喜欢吃面条、饺子,当然最喜欢的是包子。”

“那你有没有拿手的中国菜呀?”记者问。

“做中国菜太享受了,中国菜非常有趣,”理安姆思考片刻后低头掰着手指数:“鱼香肉丝、葱油饼、炒白菜……”

26岁的理安姆是一个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年轻人,2019年7月从圣约翰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老师的推荐下来到了中国,又被老师的学生推荐到了吕梁学院成为了一名外语教师。他说非常喜欢吕梁学院的学生,学生们学习很努力,也很热情,圣诞节还送了他很多苹果。

环顾理安姆住的这所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公寓,客厅茶几上铺着一块映着中国吉祥云图案藏青色桌布,桌子上摆放了大大小小精致的茶壶茶杯。卧室门把手挂着中国熊猫挂件和香囊,竟然没有一丝美国元素。

“厨房里有点脏”,理安姆不好意思的语气,透着几分中国人的客气。他说着打开冰箱向记者展示冰箱里囤的食材,冰箱一层放着豆瓣酱、辣椒酱、老干妈,二层放着半棵白菜、一袋娃娃菜、一盒葡萄。冰箱侧面摆放着一瓶芝麻酱、一瓶拌面酱、两小瓶蚝油,冷柜三层塞了满满的肉。记者顺手拿出一瓶老干妈问他喜欢吃吗?“OKOK,味道很好”。理安姆声音干脆。

2020年的春节,理安姆是在吕梁度过的。今年本来准备去北京找女朋友,因为疫情的原因,他得在吕梁过第二个春节。他向记者分享了刚来到吕梁过的第一个春节的除夕年夜饭:炒白菜、回锅肉、饺子,还第一次学着写福字,贴春联……理安姆说等疫情结束了会邀请自己的父母来吕梁玩。

正聊着理安姆的电话响起,“喂,快递,到北门来取”一个熟悉的快递哥声音传来。“好的,稍等一会”,利安姆熟练地用汉语答复。

电话挂断后理安姆调皮地对记者说“中国有个习俗是办年货,我也在网购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