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马的启示
□ 雒晓利
网上的视频海量般汹涌,看来看去极少有留下影响的,让人生烦生厌的不在少数。最近,看到一匹深陷淤泥中的马跳出泥潭的视频,我被深深震撼了,也被彻底感动了。这是绝望中的生命唤醒,又是希望之火的神奇力量,是对生命的诠释和礼赞。
这则视频通篇充满了美,美得让人百看不厌,美得让人想了又想。一向对视频漠不关心的我,点对点转发推荐,希望与人共享美好、引发共鸣。
三个骑马人行进中,看到了一匹深陷淤泥中的马。看出来,那匹马拼命挣扎过,已经筋疲力尽了,结果是在泥潭中越陷越深,几乎不能动弹,马主人在做过施救努力后早已失望地走了,泥潭中的马神情沮丧到了极点,眼里完全是坐以待毙的绝望。不论是人,还是马,都是生命,何况草原上的马与人亲同手足、相依为命,三人围着马转来转去,但徒手施救无可奈何。其中一人,提出拯救办法——赶来马群。马群赶来了,在吆喝声中,围着泥潭和泥潭中的马,纵横驰奔,一片欢腾,你追我赶,扬鬃嘶鸣,涌动的生命、流动的壮美、挥动的手臂,交织在一起。泥潭中的马看着奔跑的马群,昂起了头颅,挣扎的动作越来越大,终于凝聚起最大的力量,实现了惊天一跃,跃出了泥潭,获得了生命的救赎。
视频结尾处有一段画龙点睛话语:“这是一段十分感人的视频,深深感受到生命陪伴生命,生命影响生命,生命唤醒生命,感觉到真正生命的力量。其实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有时也会陷入生命的泥潭中,不得动弹,真正能帮助对方的是唤醒,是引领,是激发内在的潜能对生命的渴望。而真正能从泥潭中奔腾而出的除了别人的引领与唤醒,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觉知。”
视频配乐用的是马头琴曲《蒙古人》,曲调低沉悠长、沧桑厚重、入心缠绵,让整个视频的意境美得到张扬、人性美得到融合、生命美得到呼唤,极大地增加了视频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视频中的话本以够得上绝妙了,但出于视频的深深感染,我情不自禁想谈点体会,于是,再续几段话。
其一,向深怀悲悯情怀的过路人致敬。如果他们视而不见,拯救便没有前提;如果他们没有对生命的智慧层面的理解,尽管费尽周折,不免徒劳无功,甚至会加速马的死亡。令人欣喜的是,两个“如果”,成了他们的“能够”。人在旅途,成群结伴,善意和悲悯的互动传递会使社会充满美好。有悲悯、有大爱的人是社会中善良的种子,传递悲悯就是传递社会美。
其二,向奔驰的马群致敬。群体的力量超出人的想象。单独的马力量是单薄的,散漫的马群力量同样不会高涨,马群奔腾则是气象万千,那是马与马之间的相互砥砺,那是马群对每匹马的鼓动激励。人群与之同理。
其三,向泥潭之马致敬。生命的潜力,如果沉睡则软弱无力,如果张扬则是无穷力量。同类的唤醒和激励,同类的刺激和牵引,是调动潜力的最好方式。从绝望到希望再到自由之境,须臾之间,移步换景,情形天壤之别。这就是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泥潭之马就迈向自我生命救赎之程。泥潭之马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了心怀悲悯的路人,因为遇到了奔腾的马群。泥潭之马是好样的,因为它不甘沉沦勇于挑战极限,因为它用拼命的方式救命才有惊天一跃。
绝望中唤醒,这是一匹马和一群马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在人生中,尽可能多做一些绝望中唤醒的善事,为了别人,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