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守 岁

□ 张绍琴

2023年01月29日 09:39:58 编辑:

刚进入腊月,儿子便早早宣称:“除夕夜我不睡觉,我要守岁。”

我欣然同意:“好啊,守岁习俗后继有人了。”

从我记事起,家中一直守岁的习惯,就是在除夕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油灯,围坐在烧得很旺的柴火坑旁闲聊。守岁,又叫熬年夜,据说可以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来年顺遂。

小时候,我也是每年提前兴奋着,下决心和爸妈一起守岁。

守岁离不开烧得很旺的炭火。除夕,天未黑,爸爸便取一点草类或豆秸秆类的引火柴,再从檐下抱来劈好的平时舍不得烧得干透的木块,放置在火坑旁。火坑是地上靠墙挖了一个方形的坑,用条石镶嵌而成,正上方的房檩上悬垂着铁钩,铁钩上挂了腊月杀的整整一个猪的肉,烧火时也就熏肉。爸爸先将引火柴放在火坑中央,然后将干木块架在引火柴上,点燃引火柴后,上窜的火苗迅速引燃干木块。

不像平时烧那种带着水分的柴禾,满屋子的烟雾,熏得人流泪,睁不开眼,熊熊燃烧着的干木块无烟,将屋子烘烤得暖暖的,等烧成了明晃晃的炭,从木块上脱落,我们便去拿几个红薯埋入炭火中,煨熟的红薯作为守岁的宵夜。一家人围着一炉火,吃完红薯,等新年的钟声敲响,再到门外放几支烟花。点和放都是哥哥们乐意干的事,我光是看着它们在黑暗的夜空中噼啪绽放,已经是心醉神迷了。看完烟花心满意足的同时,也有点意兴阑珊了,遂上床睡觉。爸妈逗我:“你不是说要守岁嘛?”我上下眼皮打着架,声音含糊不清,像从遥远的地方飘来:“还是你们守吧,我先睡了。”

正月初一醒来问爸妈,你们真的是坐了一晚上啊?爸妈回答,当然,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守岁守岁,来年才万事顺遂。

北宋苏轼在五律诗《守岁》中说,“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把就要逝去的年岁,比作游向幽壑、势不可当的长蛇,说守岁是想要系住它的尾巴,纯属徒劳无功。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在夜间相守笑语喧哗。年年上半夜我也如苏轼诗言“强不睡”,和家人围炉,听大人说一些喜事,趣事,下半夜却是怎么也扛不住,烧得再旺的柴火和再有趣的话题也支撑不起我下沉的上眼皮,反正有爸妈守着,我也就安然地去睡了。

大一些了才知道了,守岁,并不一定是通宵熬夜,忙碌了一天年夜饭的爸妈其实早就累了困了,“坐久灯烬落”,在孩子们全部进入梦乡后,他们听到晨鸡发出第一声啼鸣,看一眼熹微的曙色,退了木材,用灰埋了火,在天明孩子们起床前抓紧时间睡上两个钟头。

一家人团圆,围着炉火,聊着天,身暖心也暖,共同送走旧岁,迎来新年的美好时光,便是守岁。

年年守岁,除了守望祝福,来年顺遂的美好期盼,还因“心事恐蹉跎”,从而“努力尽今夕”。儿子的守岁之思,也包含着“努力尽今夕”之意,故“少年犹可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