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夏天
□ 缪奇栋
最近的气温实在是让人心里发慌,打开“近日天气”,总是看到一溜儿的高温。我只是在无空调的房间里挪动了两步,细密的汗珠就已然爬上脊背。
虽然天气不喜人,但是这晚霞实在夺目,似泼墨一般散在城市上空,被落日的余晖染得金黄。我走进附近的一个商场,才看到人群拥簇起来,一旁有成群的孩子在练轮滑。仔细看来,这一不太大的商场,竟然聚集了少儿书法、绘画、街舞等各色各样的兴趣班……
这不由得想起我们小时候。那时候,七八岁的孩子哪有什么“兴趣班”可上?一到暑假,我们就跟崩了线的珠子一样在村子里游蹿。空调对我们来说还是个稀罕物,我们这帮调皮的“野猴子”可耐不住在家吹“热风扇”,总是在外蹦跶寻找降温妙招。
大人们喝完的酒瓶,早已被小心收好码在筐子里。嘿嘿,这不就派上用场了?我们悠闲地拎上几个空瓶子,走到附近的小卖部,换取一根清凉的冰棒。最受欢迎的是那种长长的棒冰,可以从中间掰成两半,两个伙伴分着吃,一人一口透心凉,可以美美享受好一会儿。
如果瓶子不够用了,我们就去地里看看。我们会在藤蔓上精选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先用水将西瓜上的土洗净,把它放到水桶里,再慢慢地放入后院的井里。等整个桶都没到水里,就可以把牵桶的绳系好固定了。等到傍晚时分,我们再把西瓜拉上来,捞上来的西瓜简直就像“冰镇”过一样!我们坐在凉爽的竹床上,美美地吃着冰甜的西瓜,这滋味简直了!
夏天的乡村少有来人,我们总是悠闲地躺在凉床上,看着天空从泛黄变成墨色,再到星星月亮上岗。远处传来蛙声一浪接着一浪,树上的蝉也不甘落后,张开喉咙加入这一支夜晚的乐队。我手枕着头默数天上的星星,爷爷奶奶在一旁闲话家常,一边还不忘摇起手中的蒲扇,帮我驱赶扰人的蚊子。渐渐地,耳边的声音转弱,我慢慢合上双眼,陷入梦乡。
那会儿也没有手机、电脑,我们不爱在屋里待着,最爱的是和一群差不多岁数的小孩儿聚在一块,上山采野果,下地挖“宝藏”,时不时还要下河捞捞鱼虾。当然,就算是最皮的猴子,也不能在夏天的日头下天天跑,也有稍显文静一些的玩法——捉迷藏。我们玩的捉迷藏不是三两个屋子,而是小半个村子,选出一个负责抓的人,其他人就一哄而散,各自去自己精心挑选的秘密基地藏着了。
这种大范围的游戏,也有一些不便,毕竟村子太大了,藏着的人既怕被找到,又怕别人找不到。被找到的人也会加入“搜查大队”,这也大大加快了“寻人”的速度。但这架不住有些小伙伴忒能藏,也能忍,让“搜查大队”迟迟搜寻无果。一到傍晚,引得家里人都来寻他吃饭,一整个村里来回呼喊他的名字。最后这位“忍者”才从废弃的柴火堆里探出头来,笑着说:“哈哈哈……是我赢了吗?”
大概是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活法吧,看着从兴趣班出来扬着笑脸的孩子,谁又能说他们的童年是不快乐的呢?只是从前那种自在、无拘束的童年,大抵是永远消散在了过去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