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轩·孟尝君⑿
猎犬
□ 李牧
之子凝神看着函谷关内那条火龙,对孟尝君道:“公子,白起的速度太快了!此去魏国,一路平川,无险可守,我们跑不过他!一旦被他所困,我们没有胜算。如今之计,不如兵分两路,一路随公子去赵国,此去道路险阻,我们可以拒险设伏,挡他一挡;另一路做为疑兵,继续走魏国,引白起去追。”
赵异在旁道:“此计大妙。我带疑兵,引他来追。”
孟尝君略一沉思,道:“大家都走赵国。白起非比常人,疑兵骗不住他。何况即便被骗,去魏国一路平川,以他的速度,耽搁不了多久。”
车队在之子的指挥下,调转头,向赵国奔去。车行不过十里,进入山区,路两侧或是密林,或是山崖,路渐渐狭窄起来。车行到最窄处,左侧是山崖,右侧是深沟。之子下车,对孟尝君道:“公子先走,我们留下,在此地设伏。”赵异道:“我也留下,助你一臂之力。”
之子道:“我在此设置路障,又不与敌人交锋,无需你帮忙。而且,你剑术最高,公子需要你随身保护。”
孟尝君看着之子,道:“白起勇猛,你挡不了他多久的。没有必要做无谓的牺牲,我们一起走。”
之子道:“白起的目标是公子,只要公子走了,他根本不会在意我们。公子放心,我设置好路障,很快就会赶上你们。”
孟尝君心下黯然,便道:“那好。我在赵城等你们。”
之子一声令下,十乘车随孟尝君先走,剩余的二十余乘车,把马解下,乘马前行。好在这次随孟尝君出来门客,大多数文武双全,骑马,倒也不在话下。个别门客不会骑马,全部自愿留了下来。
留下的门客,大约有三十余人,大家将车全部推到路中央,将车交叉堆在一起,又将随车的火烛挨个放了进去,淋上麻油。一切准备停当,大家各寻位置站好,张弓搭箭,就等白起追兵赶来。一刻钟后,远处传来密集的马蹄声。之子喝到:“大家准备,点火。”前方顿时燃起一团大火,将整个道路阻断。
飞羽军来势迅猛,片刻之间,已奔至火堆前,见火势凶猛,无可奈何。白起默默地看着大火对面的门客,火焰摇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一名骑士大声问道:“将军,追不追?”
白起望着眼前的大火,缓缓地摇摇头,涩声道:“不用追了。……我们,回军。”骑士大感惊讶,这团火虽旺,但对于飞羽军来说,只要一个冲锋,便可呼啸而过,至于对面的数十门客,不过就是几个照面就可以解决掉的。骑士虽感诧异,但对白起,他是绝对信任遵从,当下传令,飞羽军全军折返。
返回的路上,白起一言不发。自从军以来,这是他唯一一次失败。但似乎也不能说是失败!因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刚才被阻挡在火堆前,追击楚王的场景,突然浮现在白起的眼前。
那次,在一天一夜的逃亡途中,楚王的护卫、间谍、死士一共43人,全部死于狙击飞羽军的战斗中,拼死了飞羽军31名兄弟。
他们的死,非常壮烈。常常是隔一段路,就有几人出现,完全是以命换命的打法。没有一人示弱,没有一人临阵脱逃。白起下令不要纠缠,让过他们继续追击,不想这些楚人,像是疯了一样,拼死缠上来,直到被杀死。最后,楚王的车驾被团团围住,身边只剩下三人,车夫、侍卫,以及策划接应此次逃亡的楚人首领。
白起甚是佩服这些楚人,特意言明,只要放下武器,都可保命。不料,这三人相视,惨然一笑。先是侍卫冲向白起,被飞羽军乱箭射死。接着,车夫拔剑自刎。楚人首领回身,跪拜楚王,道:“都是我谋事不力,对不起大王。”
他不待楚王回复,转身面对白起,拱手行礼,询问白起姓名。白起回答后,也问他姓名。他道:“无用之人,无颜留名。”接着又道:“不能与将军在战场上一决雌雄,诚为憾事!”言罢,他拔出长剑,合身扑向白起,连中数箭,犹然不倒,斩杀3名飞羽军士后,跪倒在地,倒置长剑,躬身抵剑,自杀身亡。
楚王静静地看完这一切,双目含泪,亲手为三人合上双眼。只对白起说了一句话:“他们都是楚国忠义之士。”从此,再没有开口说话,一直到现在。
这一幕幕的往事,就在面前的熊熊大火中重演了一遍。
白起透过火光,看着火堆对面站立着的几十个人,有的张弓搭箭,有的手执长剑,静静地站立着。白起在他们的眼中看到了那种熟悉的眼神。
这个田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令手下门客个个视死如归。
白起知道,只要自己下令,飞羽军将士弓箭齐射,只需一轮,这些人就会全部死掉。可是,就在这时,白起忽然感到深深的倦怠。他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子,实在是太过无趣了。他的目标是吴起,大魏军神吴起。吴起称雄战场,没听说他会三番五次地去追击逃亡者!我白起,岂能在这等事情上耗费光阴?
前方就是赵国离石城,如果此刻全速追击,田文大概率还是走不掉。但是,把他截回来,然后呢?我再继续做猎犬?何况,大王做这些事,实在也理亏的很。楚王是来开会的,被扣留;田文是受邀而来,也要被扣留,甚至还要被杀。大秦难道一定要用这样的手段,才能称霸诸侯?
白起感到深深的羞愧。所以,他不追了。
当白起返回函谷关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一小半了。
他迎面遇到了前来迎接的嬴安,面对赢安询问的目光,白起轻轻摇头。沉默半晌后,白起道:“关门怎么会提前开?”
嬴安道:“已经查清楚了。田文门客中有人学鸡叫,引发附近鸡鸣。军士们一时不察,开关放人。”
赢安又将通关文书,递给白起道:“这封文书,名字和身份都被人修补篡改过,毫无破绽。”
白起收起文书,默默不语。
赢安自责道:“都怪我疏漏,放走田文一行……”
白起截住赢安的话,道:“这件事情,不怪将军。我会据实向王上言明,请将军放心!”
赢安大喜,这才把提了半天的心放回肚子里。
第三天午后,白起回到咸阳,他令飞羽军回军营,自己带着被篡改的通关文书,来见秦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