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两张中国画 一抹杏花红

——兼谈王钢锋中国人物画

2023年08月30日 11:04:26 编辑:

□ 李世义

近日,我去汾阳青少年活动中心,参观由汾阳市文旅局、汾阳市文联等单位主办的,以“醉美当歌”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在国画展厅,有一幅写实中国人物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是王钢锋的作品《沽酒图》。

画家晨光老兄评价说“汾阳老画家王钢锋老师,最近这二年画的作品越来越好啦!大家都知道写意人物画儿难画,让同行点赞不容易。尤其是这次《醉美当歌》书画展的创作作品《沽酒杏花村》,让我们想起了王捷三和靳冠山二位老师当年的作品风貌”。

我反复观看画作,只见画面构图布局合理,远景、近景浓淡变化自然。主景人物老人、小孩面带浅笑,平淡地放射着沽酒后发自内心的阳光和欢喜,也有种从容、淡定、自信自足的气息。老人红润的脸色,胡须像银丝一样有光,一手扬鞭,驱赶着毛驴快跑,小孙儿肩挑酒篓走在前面。配景杏花盛开粉白相间,远处的酒家依稀可见。画中题款“子夏山下红杏花,汾酒清香飘万里”点出了画的主题。

我沉思片刻,想到近年来到杏花村采风、旅游、品美酒的画家不少,大多以杏花、汾酒为题材写生作画。大约70年代左右比较有名画家之一是黄胄先生。汾酒博物馆收藏有黄胄的一幅精心之作《驮酒图》,题材来自于生活,对送酒工的写实画。作品以骑驴的送酒工为画眼,驴群驮着杏花村的美酒,穿过茂密的杏林。

作品画风粗犷,画面墨色淋漓,色彩雅妍,构图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画面张力,不仅避免了结构上的松散,也产生了向前行进的视觉效果。尤为难得的是,整个作品的基调是喜悦的,线条是跳跃的,充分展现了劳动者收获美酒的兴高采烈,杏花村酒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黄胄先生最擅长的毛驴,又有他久负盛名的人物,把他最擅长表现的精华集中起来,杏花村酒工的朝气和喜悦扑面而来,是黄胄对杏花村酒工的敬重,也是黄胄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果将这两幅画对比,一幅构图紧密,一幅构图舒朗;一幅画面宏大,一幅画面粗犷;一幅设色平秋淡雅,一幅调色强烈耀眼,画风各有特点。

杏花是子夏山下杏花村的报春使者。每年清明节刚过不久,村里路旁、边山丘陵地带、竹叶青公园里的杏花竞相开放,粉白色的杏花一开便把春姑娘也带到了人间。杏花是别样的,它迎着寒风便盛开了,伴随着料峭春风唤醒了其它植物,杏花花朵小而花期也短,刚开不久花瓣随风飘舞,那一抹淡淡的红,是一年的起点,是酿酒工人的希望,那一抹淡淡的红,更像是抒情的诗歌,是欢快的音乐。杏花开放,也是酿酒微生物活跃时,此时酿造的酒味道醇厚,爽净,甚是诱人。

老人骑着毛驴驮着酒篓,穿行在杏树林间,时不时还会掏出酒葫芦喝一口酒,酒香伴着花香,自由自在信马由缰,没有一丝烦恼。今天已经看不到这个画面了,只有汽车来回穿行运送整箱整箱的酒,悠然自得的慢生活变成了现在的快节奏。以前骑驴沽酒寻那一抹红!现在是开车沽酒寻那一抹红!但都一样,都为那清香淡雅的一抹红!不仅有笛声悠悠、清香阵阵,还有春雨纷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杏花每年都会如约而至,依然还是那一抹红,而不同的是换了一荐又一荐的沽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