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人物

“村医”张尚保徒步行医47载

2023年09月14日 09:59:13 编辑:

2020年,石楼县“村医”张尚保到了退休年龄。

村里一时半会儿还没来了合适的“村医”,今年63岁的张尚保至今仍坚守在诊疗一线。他有时候仍需要徒步走上几公里、十几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去给村民瞧病。

这些年,村里的人一批一批地走出大山,有的搬进了县城,有的常年在外务工在村的时间不多。在村的人以为他也会离开村子,但他却没有“办理退休手续”,而是选择留了下来。“我走了,村里一时半会儿来不了村医,村民们还需要看病,我这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张尚保出生在石楼县和合乡铁头村,多半辈子没能走出村子。1976年,刚刚半大小子的张尚保就在村里做起了“赤脚医生”。在前些年他和许多农村的“赤脚医生”一样,职业得到了认可,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47年来,无论是不穿白大褂的“赤脚医生”,还是穿上了白色大褂的“村医”,他一次次步行走过崎岖的山路,奔忙在5个自然村之间,为上千名村民看病、打针、打点滴。

“背坏了十几个药箱,平均一个月走破一双鞋。”看着家里犄角旮旯里的这些“老古董”,张尚保的脸上除了辛酸,更多的是欣慰!

□ 记 者 海砚 王瑞 英杰 雅妮

通讯员 刘瑞

(一)

初秋时节,记者慕名来到石楼县和合乡铁头村,直奔张尚保所在的铁头村卫生室。

卫生室的门虚掩着,没上锁,张尚保却不在。思来想去肯定没走远,一打听才知道,他给附近的村民看病去了。

一个多小时的样子,记者等到了张尚保,个子不高,身材干瘦,背有点驼,皮肤晒得黝黑,左肩挎着药箱,右手一直缩在袖口里,迈着轻快的步伐直面向记者迎来。

在卫生室问诊、出诊,挎着药箱奔走乡间,为每一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这就是“村医”张尚保的日常。从少年到两鬓斑白,张尚保一干就是47年,一步一个脚印,守护着铁头村村民的健康。“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守护好村民们的健康是我的责任,我会一直坚持下去。”面对记者连着说出的“47年一直坚守,不容易”,张尚保的话异常坚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铁头村没有医生,村民们看病得徒步到很远的乡卫生院,常常因此耽误病情,苦不堪言。目睹村里就医难的现状,从小张尚保就萌生了学医的想法,1976年,16岁的张尚保在石楼县义牒卫校中医专业毕业后,就回到村里做起了一名“赤脚医生”。1978年,张尚保在吕梁卫校进修学习中西医结合,学成后的他本可以留在城市,但却再次选择回到村里,从此开启了他近半个世纪的乡村行医之路。

那个年代,行医条件差,像张尚保这样的“赤脚医生”每次出诊只能是背着药箱跑村串乡,没有任何交通工具,靠的就是两条腿。和合乡位于石楼县西南端,是石楼最偏远的一个乡镇。一条和合河由东向西弯弯曲曲地从乡间穿过流入黄河。和合乡的几个村像遗落的珍珠,零零落落地散落在河两边的山坡上。铁头村位于和合河的南岸,面河依山,寂静极了。

张尚保要去的几个自然村都是地处偏远山区,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忙于大山,和合河的水流声陪他消遣,没人踩过的羊肠小道与他作伴。

(二)

天有不测风云。35岁那年,正值青壮年的张尚保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右手,一下子觉得自己“废”了的张尚保动了不干“村医”的念头。

村民们知道后却“不干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挤在他家,汉子们帮他干农活,农妇们替他窑里的婆姨带孩子。

毕竟是没了右手,怎么把脉、怎么打针、怎么下药?村里的人急了眼:“四儿(张尚保小名),你放心来,用左手也一样,扎偏了我们也不怪你。”乡亲们的理解和包容让张尚保咬着牙坚持了下来。通过反复练习,他学会了左手打针输液、接种疫苗、填写健康档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托车已成为当地村民出行的主要工具。为了方便行医,“独臂”的张尚保曾萌发过买一辆骑摩托的想法,但失去了右手的他无法骑行,至今还是徒步为村民看病。

为了减少路程、节约时间,张尚保每次去山里行医,都会选择蹚河、爬山,好多小路张尚保已记不清走了多少回,但是他床底摆满了几十双破旧不堪的布鞋和十几个背坏的药箱却烙上了他47年徒步行医的辛酸记忆。雨雪天出行更加困难,不是被滑倒就是陷入泥坑,张尚保说,“摔倒了就再爬起来接着走,过不去了就绕着走。”

47年里,张尚保不仅是坚守在农村医疗卫生第一线的村医,而且还当起了村民的贴心人。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管是风雨天,还是大雪封山,他都随叫随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有一位名叫霍光正的老人因感冒引发肺炎,情况非常危险。由于妻子早年过世,两个女儿出嫁,霍光正平日里只是一人生活。张尚保得知消息后,上门为老人治疗。看到老人连饭都吃不上,张尚保主动留下来照顾老人的生活,一直到老人的女儿赶回来。一说起这个事,老人的女儿霍俊林就忍不住红了眼圈:“我爹没的时候,还嘱咐我们姐妹要一辈子记住张大夫的好。那会儿我爹生病,我们赶不回来,是人家张大夫帮着照顾的,吃喝拉撒、端屎倒尿,样样都管……”

“其实也没啥,都是乡里乡亲的,该帮就帮了。”张尚保一直觉得乡里乡亲的没有什么。

村民贺林喜患有脑梗已经卧床七八年了,每天张尚保都会上门为他检查,指导用药,开导心理。贺林喜的老伴说:“我家这人躺了七八年,全凭人家四儿了,要不怕连一个月也活不下来。”铁头村辖5个自然村,上千口人,地形梁峁交错、沟塬起伏。村里的老党支部书记张风俊说:“这么多年,村里人但凡有个头疼脑热,第一个想到的是张尚保,不管天阴下雨,随叫随到,都是步行走路看病。”

(三)

近年来,随着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对群众健康的关注政策越来越多,对于张尚保这样的村医来说事情越来越多。为了给村里重点人群做好普查、建好档案,张尚保几乎住到了村卫生室。村民健康档案都是他用左手一笔一笔慢慢“画”出来,然后再找人录入电脑里。

为了给重点人群做好普查、建好档案,白天走村入户,了解情况,晚上再加班加点,填写档案。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睡两三个小时。家里人都埋怨他钱赚不了几个,还要把自己也搭进去。每当这时,他总是回头笑笑不作任何解释。

一栋小平房,几样简陋的办公用具,一个个斑驳陈旧、用了十几年的小药箱,这几乎是张尚保行医47载的全部家当。然而,各种锦旗、奖牌挂满了小小卫生所的墙面。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封感谢信都承载着医患间的深情厚谊,无不彰显着张尚保的坚守。

2020年,张尚保被评为吕梁市“2019年度十大最美乡村医生”,他的感人事迹也被县电视台做了报道,随后市、省电视台先后也进行了报道。2021年元旦前,张尚保的事迹又被中央电视台元旦特别栏目《用你我的故事,点亮2021》导演选中,感人画面在中央一台的新媒体上进行了播发。

然而在每次参加完颁奖活动,录制完电视台的专题节目后,张尚保依然会回到村卫生室,或整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资料、或再次跨上药箱,朝着那个熟悉的山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