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萨诃因缘传奇》随想
□ 闫卫星
和康亚军相识、相交近20年,一直关注着他的创作,从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到小说的写作,体现了他对多种体裁写作的探索和努力。康亚军用近两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刘萨诃因缘传奇》,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翻阅书籍,犹如一部细腻雕琢的历史长卷,把一代高僧刘萨诃的传奇故事缓缓展开在读者面前,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学的瑰丽。
刘萨诃,山西离石人,《高僧传》有:“释慧达,姓刘,本名萨河。并州西河离石人。”的记载。
刘萨诃是十六国时期最重要的僧侣之一,是丝路精神的开拓者和先行者、是敦煌莫高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作为当时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导师,刘萨诃带领民众在共同的信仰生活中探寻民族融合之路,帮助当地民众发展生产,促进了当时北方各民族的团结融合,提升了当地民众道德伦理水平和精神信仰,对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萨诃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他的经历被写进敦煌遗书,他的故事在黄河两岸、长江下游和河西走廊流传至今。
叙事艺术的匠心独运
《刘萨诃因缘传奇》采用了传统章回体的叙事结构。每一回精心布置,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勾连,共同编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连贯性和层次感,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与主人公刘萨诃一同经历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旅程。
该书巧妙地运用了大故事中嵌套小故事的叙事手法,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曲折跌宕,扣人心弦。康亚军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刘萨诃的成长历程、修行经历以及弘扬佛法的种种艰辛与成就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故事相互交织,相互映衬,共同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世界。同时,这种叙事手法也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得故事更加饱满、立体,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吸引力。
《刘萨诃因缘传奇》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角刘萨诃,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来到了读者的面前。刘萨诃的形象经历了从放荡不羁的富家子弟到心怀慈悲的佛教信徒,再到推动佛教中国化的高僧大德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哲理的思考,他的每一次抉择、每一次坚持都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除了主角刘萨诃之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如智慧超群的法显、慈悲为怀的观音菩萨等。他们或成为刘萨诃修行路上的引路人,或成为他弘扬佛法时的得力助手,共同为这部小说增添了无尽的色彩与深度。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还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义,成为了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亚军在语言运用上将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既保留了古典文学的雅致韵味,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这种文白相间的语言风格让人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与满足。此外,小说中穿插的诗词歌赋更是锦上添花,镶嵌在字里行间,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这种语言风格不仅使得小说更加具有文学性和可读性,也赋予了作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到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也能够感受到现代文学的创新与活力。这种古今交融的语言风格无疑是作者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体现。
小说通过对刘萨诃修行历程和心路历程的深入描绘,不仅展现了佛教思想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所在,也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写佛教人物,难免涉及到佛教信仰和佛学理论,它不仅是刘萨诃信仰的基石也是他行为处事的指南。作者通过刘萨诃的修行历程和心路历程,展示了佛教思想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此外小说还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风貌和文化交融的深入挖掘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那是一段中国历史上黑暗时期,政治动荡、经济凋敝、军事纷争,在小说中都有生动的演绎。作者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展现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社会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我、认识世界的视角和平台。
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刘萨诃因缘传奇》展现的刘萨诃的坚定信仰、慈悲为怀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提醒我们,内心的宁静与信仰的力量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同时,小说中对佛教思想的深入剖析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挖掘,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我、认识世界的视角和平台。它让我们意识到,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进步,都需要有信仰的支撑和文化的滋养。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和尊重历史与文化时,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和挑战。
《刘萨诃因缘传奇》以及吕梁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会另外一本《刘萨诃研究史料辑录》,还有前期白礼昌编写的《圣僧慧达行迹研究》等,也为今年山西电视台拍摄刘萨诃纪录片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这些图书所展现的丰富历史背景和深刻佛教思想为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纪录片通过影像的方式将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更加直观地呈现给观众,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到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这种文学与影视的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渠道,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刘萨诃文化的意义
《刘萨诃因缘传奇》的创作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作者通过查找古籍资料、去敦煌莫高窟、宁波阿育王寺等地收集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熬夜至深夜甚至因过度劳累而身体不适。但这都没有阻挡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执着追求。正是这种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以及社会的支持,才使得《刘萨诃因缘传奇》这部30万字的文学作品得以问世,填补了一代高僧刘萨诃长篇故事的空白,为吕梁文学事业增添了新的长篇作品。
作者不仅是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风貌、社会变迁以及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刘萨诃的事迹和成就,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吕梁的骄傲。他的故事和精神,深深烙印在吕梁大地上。2018年,在吕梁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会大力支持下,以康亚军整理的刘萨诃民间故事文本成功申报为吕梁市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10月14日,由离石区委统战部、吕梁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两晋高僧刘萨诃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离石区举行。来自南京、云南、成都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历史、民俗、文旅、宗教领域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
研讨会上,离石区相关领导指出,关于对刘萨诃的研究,涉及宗教信仰、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被学术界认为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极具价值的学术宝库。作为高僧的家乡,我们更应该深入挖掘、认真研究探讨刘萨诃为实现宗教中国化过程中作出的非凡业绩和突出贡献,解读刘萨诃文化形成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深入挖掘刘萨诃宝贵的精神及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彰显其价值,为不断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打造离石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人物新名片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