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家乡
□ 乔达爱
我一度不喜欢我们本土的弹唱,甚至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国庆期间,有天路过个正在弹唱的地方,女儿要停下看一会,我只好陪她一起看了。谁知越看越有意思,那个弹唱内容充满家长里短的非常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又令人深思,在寓教于乐中有着满满的正能量。怪不得人们围得里三圈外三圈,真的很不错,演绎得很精彩!
原来我是犯了经验主义的毛病!小时候,村里偶有集会请人弹唱,那些说唱人的语言歌词刚开始还行,慢慢的就变成低俗甚至下流的不堪入耳,这给我留下了极坏的影响。这么多年,看到有人结婚过生日祝寿等喜庆活动请人弹唱,我往往都是闭着耳朵绕道走,我这是错过了多少有意义的节目啊?
还有,人们结婚请那些花红柳绿的锣鼓歌舞队表演助兴,我也看不惯。朋友的儿子结婚那天,新郎迎亲回来时,我不好意思不到跟前捧场,只好意兴阑珊地站着看热闹。这次,又开眼界了,那些手拿扇子身穿粉衣绿裤的女人们辗转腾挪间很应景讨喜呢!
存在即合理,需要从众的时候就来个从众好了,适应自己周围环境,让自己快乐幸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啊!
陕北说书上了中央电视台,临县的弹三弦说书也小有名气。其实,我们小时候也常常听盲人说书。那时我们周围附近很是有几个出名的说唱本领高超的盲人,“薛刚反唐”“呼延庆打擂”等等故事被弹唱人演绎得惟妙惟肖,弹出的三弦音也非常好听。
“与辉同行”阅山河江苏行,给我留下最深的影响是苏大强。江苏被称为“苏大强”是因为其在经济、教育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强大。这些强大实力固然与人家客观上存在的地理优势分不开,但江苏人对自身地域的强大认知感应该也增色不少。有人问江苏人“你是哪里人?”回答往往是“扬州人”“徐州人”“南京人”……,他们很少直接回答“江苏人”,而是直接精确到市或县甚至乡镇和村名。其实并不是江苏人认同感弱,而是他们受独特的经济、文化以及地理环境所影响,更倾向于细致化回答问题。
我想,如果我们学习江苏人强大的地域认同感与坚定的使命维护感,那么我们休养生息的地方的发展何愁没有出路,蓬勃发展也应该顺理成章,辉煌时刻也就指日可待了。一年四季,到了节假日我们可以呼朋引伴去大东沟观景野营,体验不同季节的大自然的气息和活力。去彩家庄,踏着历史的节拍,感受着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震撼。去王营庄文旅小镇,体验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融合,感受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奇迹。闲暇时,可以在网络媒体上无限地发送我们地方的文化、景观、特产等等的文字图片视频,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如今互联网上的网络空间风起云涌不断地创造神话与传说,托举捧红出多少人物传奇,真是数不胜数。说不定哪天就有类似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开封王婆、怀化的晓华等等这样的奇迹发生在我们这儿呢!
爱自己,爱自己的生活,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精神层面上,我们可以以自己为圆心,思想为半径天马行空地爱宇宙爱世界爱祖国爱家乡爱所有自己所爱的一切。物质层面上,具体在实际行动上,就以自己为圆心,自己日常生活出行所遍及的地方为半径,力所能及地为她付出真心诚意,为她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发光发热。正如歌曲“爱的奉献”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