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思中《大牛的记忆》读后
□ 闫卫星
在三晋文坛上,吕梁作协主席韩思中以其独特的文笔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具有独特色彩的文学画卷。他的作品,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与反思。韩思中的短篇小说《大牛的记忆》(见《长城》2021年第3期)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学力作。
《大牛的记忆》以山村年轻后生大牛与六条小黄鼠狼之间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联系。韩思中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大牛的世界,亲身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大牛在干旱的田地里劳作时,意外发现了泥水池中的六条小黄鼠狼,这一发现立刻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和同情心。他小心翼翼地帮助它们,甚至为它们洗澡,这一系列行为背后,是大牛纯真而质朴的善良之心。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大牛的恶作剧以及对小黄鼠狼的残忍行为,又让人看到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韩思中通过大牛的情感变化,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同情与残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让读者在感动之余也不禁陷入深思。
《大牛的记忆》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纠葛的故事,更是一个对人性、道德与自然法则深刻探讨的作品。韩思中通过大牛与小黄鼠狼之间的互动,巧妙地引出了关于善恶、同情与残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主题的思考。大牛最初对小黄鼠狼的同情与帮助,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情;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大牛对小黄鼠狼的恶作剧乃至残忍行为,又让人看到了人性中的阴暗面。这种善恶交织、复杂多变的人性描绘,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韩思中还通过大牛与小黄鼠狼之间的故事,隐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统治者,往往忽视了对其他生命的尊重与爱护,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自然法则,也损害了人类自身的福祉。韩思中通过作品呼吁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和谐共处的理念。
韩思中在《大牛的记忆》中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文笔。他通过对山村田野、泥水池等场景的生动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乡土气息的世界中。同时,他还通过对大牛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节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例如,大牛在劳作时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的形象,以及他对小黄鼠狼的同情与帮助时的温柔与细致,都让人印象深刻。这些细节刻画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真实。
韩思中的作品在展现真挚情感和深刻主题的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理论性思考。他通过对人性、道德与自然法则等问题的探讨,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在文学性和深刻性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例如,《大牛的记忆》中大牛与小黄鼠狼之间的互动关系,就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大牛对小黄鼠狼的残忍行为,则隐喻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无视。这种象征与隐喻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大牛的记忆》是韩思中文学才华的集中展现之一。这部作品以其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主题探讨、生动的场景描绘与细节刻画以及理论性与文学性的完美融合而广受赞誉。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韩思中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还能够体会到他作为一位优秀作家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