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人物

刘小平的“剪”意人生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2024年04月18日 09:38:03 编辑: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更多的是要承担起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和担当。”来自临县的市级剪纸技艺传承人刘小平说。

多年来,刘小平一把剪刀、一方红纸不离身,社区、学校、企业、田间地头都有她免费宣传剪纸文化、传授剪纸技艺的身影。剪纸已经成为刘小平生活的重要部分,“剪纸”二字已经深深地印刻在她的生活中。

走进刘小平的家,一个剪纸的世界豁然呈现,一幅幅精雕细刻、做工精美的剪纸作品,把整个房间都装扮得特别艺术。俏皮的小猴、奔驰的骏马、飞翔的凤凰等动物剪纸惟妙惟肖,荷花、菊花、牡丹等花草剪纸栩栩如生,春天吐芽的柳条、夏天盛开的鲜花、秋天丰收的盛景、冬天皑皑的白雪……无不凝聚着刘小平着对剪纸艺术和生活的执着与热爱。

刘小平的剪纸作品构思大胆,随性而为,她的剪纸作品不用画图,也不靠笔记,全凭一双眼睛观察。她剪出的作品千姿百态、创意独特,内涵优雅,能将万物的神韵气魄巧妙地融入人的情感中。“今年是龙年,一个龙,我可以剪出很多种形态。”谈话间,各种姿态的龙剪纸图案就在刘小平的剪刀下跃然而出。

“画面都在心里,给我一把剪刀和纸片,我就能剪出看到的事物形态。”刘小平说。在临县乡野间长大的刘小平看山、看水、看花鸟鱼虫、看田耕布织,凡是她看到的景象,都能剪个八九不离十,而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她甚至用手中的剪刀为几个酒店创作了剪纸酒店文化。因此,她的多项作品受到广泛赞誉,多次获奖。

她的剪纸作品《哺》《课子图》《孝悌图》荣获“中国梦·幸福家庭”全国大赛二等奖;作品《梁祝》被中华文化促进剪纸艺术委员会收藏,作品《母爱》荣获“三晋巧姐”优秀奖;作品《计生政协暖人心》荣获“中国梦·计生情”全国大赛优秀奖;作品《赵中元系列故事》专门为央视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临县人》设计并采用。2017年,更是在全省职工手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荣记个人“一等功”。

“一幅剪纸画就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一次传承就是一次民族文化血脉的赓续。”多年来,刘小平始终将“坚守与传承”作为自己的使命。她将剪纸艺术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多次组织开展剪纸公益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千余名。同时她还积极走进社区、小学、职业学院、乡村开展剪纸课堂教学,讲解剪纸技巧,将这份热爱传递给下一代。她相信,剪纸艺术的未来在于年轻一代的手中,因此,她致力于教育和培养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就能感受到剪纸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刘小平还将剪纸艺术和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教授脱贫户、残疾人剪纸技艺,疫情期间,在各大直播平台开设网课,传授剪纸技艺,不仅为这些人群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手段,更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色彩和希望。她的剪纸作品,已经成为了连接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桥梁,让文化的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独特的价值。

刘小平不仅剪纸技艺高超,而且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积极的作为。她深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她多次在两会提出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建议。刘小平认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她提出,建立非遗文化体验中心,增加非遗培训的项目,让群众能够近距离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同时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她还倡导将非遗文化融入旅游、教育等多个领域,让传统文化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才是无穷的。”谈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刘小平依旧踌躇满志。